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伴随着对广大亚非拉地区的掠夺,同时也促使这些地区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迦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他们虽是留在国内港口的商人,但他们“负责建立了很多殖民地,……维持了殖民地的供给,……开辟了新的市场,找到了新的土地,使整个欧洲富裕起来。……”

——转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请回答欧洲的海外扩张对欧洲及世界的影响。

罪恶的黑奴贸易又称“三角贸易”,它是欧洲殖民扩张的有力见证。



(2)依据上述地图描述“三角贸易”的过程。
(3)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列强通过什么形式向海外进行扩张?产生了什么影响?
(4)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促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2020-04-0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2-2013学年高二11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从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打破了农业经济时代的地方狭隘性,表现出一种外向的、突破国界和洲界的限制并走向全球的趋同。

—徐蓝《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主权的保护》

材料二   

材料三   目前全球化过程中,大的跨国公司在全球电讯市场份额中占86%,在农药类占85%,在计算机方面占70%,医药类占60%,其他重要经济领域内其所占的份额也都举足轻重。……为了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欧洲的众多国家开始了联合起来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这在人类的现代发展史上的确是一个新的现象。在北美和东南亚地区,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也开始出现。

—陈晓律《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开辟新航路的代表人物及成就。(任举两例)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这一经济特征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3)据材料三,归纳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并分析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就已在欧亚大陆之间贩运商品,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香精等。到18世纪末,由于新的、大批生活必需品交易使交易规模扩大,大西洋贸易的规模尤为巨大,因为美洲大陆种植园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在欧洲销售。这一时期全球性贸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东、西欧之间的商品交换:西欧得到了种种原料,尤其是谷物,波兰、匈牙利和俄国等国得到了纺织品、武器、金属制品以及殖民地商品。欧洲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与南北美洲或东欧的贸易,其主要原因是欧洲的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纺织品,担心为支付外国棉纺织品而造成的金银流失会危及国家安全而提出了反对,第二个原因是,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商品。欧洲直到18世纪末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相对于1500年以前世界贸易呈现的新变化,并从国际视角分析其影响。
2019-11-1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地图里的世界

问题
(1)葡萄牙政府支持的路线有        ;西班牙政府支持的路线有        。最早开辟②的航海家是        ;最早开辟③的航海家是        
(2)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认识。
(3)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5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他们有专门技术,有阶级实力,有丰富的想像,还有相对抗的君主国之间的竞争,他们的追求必定成功。欧洲没有一个君主颁布禁令,禁止海外冒险事业;相反,各民族君主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另外,欧洲对外国产品有真正的需要,有强烈的要求,而且商人们完全有能力满足这种需求。……总之,西方社会已达到起飞点,准备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藏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产生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材料三   经过一段时间,工业化先在印度,然后在日本,最后在中国,都得到亚洲人和西方人的强劲推动,尽管这种推动在东南亚来得较迟。同技术进步至少同样重要的是引进了19世纪西方式商业和工业组织机构,如银行和合股公司,它们改变了亚洲的面貌并最终促进了殖民主义的覆灭。

——摘自罗兹·墨菲《亚洲史》(第四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社会已达到起飞点,准备起飞”的条件。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国家殖民活动的影响。
2020-08-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全球化对世界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关于全球化,学术界并未形成完整理论学说,也未达成完全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球化的起源

对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大多数学者认为全球化起源于16世纪。也有人认为全球化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此时第一次出现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支柱的、真正具有实际影响力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这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已经纳入到全球管辖的范畴,从此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也应运而生。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有学者把全球化分为六个阶段:

1492—1760年是世界市场形成前的准备阶段;

1760—1870年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和世界市场的形成阶段;

1870—1914年是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阶段;

1914—1945年是全球化倒退阶段;

1945—1990年是全球化新发展阶段;

冷战结束以来是全球化真正开始阶段。

材料三经济全球化的性质

经济全球化的性质是什么?它和资本主义是什么关系?学术界对此有三种观点:全球化是中性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和资本主义有密切关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关于“全球化的起源”,形成了哪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指出“全球化真正开始”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格局和经济体制方面分析原因。

(3)如果说“全球化是中性的”,中国是怎样主动融入的?如果说“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又该如何理解?

2018-03-0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二)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美洲白银产量与流向


——《白银资本》

材料二   19世纪中外贸易货值表

年份

进口

出口

/入超

18711874

6610504

171484090

(出)4379049

18871889

112643649

91736369

(入)20907280

18921894

149522309

115773453

(入)33748856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西方经济最初在亚洲经济列车上买了一个三等厢座位,然后包租了整整一个车厢,只是到19世纪才设法取代了亚洲在火车头的位置,名副其实贫穷可怜的欧洲人怎么买的起亚洲经济列车上哪怕是三等车厢的车票呢?欧洲人想法找到了钱,或者是偷窃,或者是勒索,或者是挣到了钱。

——《白银资本》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①②两个环节贵金属和商品的流动状况,分析环节①对欧洲州社会的主要影响。
(2)概括材料二中国贸易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阶段中国和欧洲之间贵金属和商品的流动情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亚欧经济地位变化的认识。
2023-04-2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兴教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过程

时间重要事件发展概况
15世纪末—18世纪B逐步形成
18—19世纪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扩张范围扩大
A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最终形成

材料二   在世界形成一个整体的历程中,世界经济的增长与生产力的上升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186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超过了6倍,1851—1913年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2……世界各地区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固然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这个进步也是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地区、国家的宰割、奴役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显然是一种很不公正、很不正常的现象,也是一个矛盾。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A与B处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特点与影响。
2024-05-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93年5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之西约500公里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国,线西的归另一国。1494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约1300公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内容和时间来判断,这“两国”最有可能是

A.葡萄牙和西班牙B.荷兰和英国C.英国和法国D.英国和美国

(2)结合所学,概述15世纪末以来欧洲国家“对外探险”对世界产生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等

(3)依据材料二,指出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概括其主要的优势条件。

(4)结合所学,指出促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主要历史大事有哪些?

材料三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三个重要转折点,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摘编自《中国经济时报》

(5)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个世纪90年代初和本世纪初,中国政府采取哪些重大举措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成功的经验?

10 . 现代化历程
历史的本质是在实践上刻录下它演进的踪迹。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大事年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