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漕运是关系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是王朝权力中心得以生存和运行的物质输送线和生命线。漕运线路方向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朝廷逐渐把漕运重点放在南方。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运行,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1901年清政府废止漕运。

——摘编自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空间变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北美大陆东海岸的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受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寻找新的海运航线的背景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5世纪中西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
2024-09-06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信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8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地图上的“国家”]

材料一   1570年,在安特卫普首次出现了名为《地球大观》的地图集。其作品利用大量航海日志与地图资料,采用统一的投影法、比例尺和“一图配一文”规则,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荷兰人很快效仿这种制图和商业模式,阿姆斯特丹成为后起的行业中心,“地图集”作为一种新型出版物开始流行起来。

1594年,法国人莫里斯·布格罗出版了一部国家地图集《法兰西大观》,收录了18幅王国地图,将古代高卢的疆域同当下法兰西的领土对应起来。波旁王朝也在边境省份任命了多位“国王工程师”直接负责地形的勘测,并且配备了专门的地图绘制人员。他们走遍了王国的疆域,绘制了可以准确定位的地图,还形成了许多文字报告和图集。

——于京东《图上的“国家”:西方政治史研究中的地理学叙事及其变迁》

材料二   西方国家对非洲的殖民历程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阐述荷兰、法国“地图集”出现的背景及价值取向的不同。
(2)依据材料二,概述非洲殖民地化的历程。
2024-07-0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70年,在安特卫普首次出现了名为《地球大观》的地图集。其作品利用大量航海日志与地图资料,采用统一的投影法、比例尺和“一图配一文”规则,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荷兰人很快效仿这种制图和商业模式,阿姆斯特丹成为后起的行业中心,“地图集”作为一种新型出版物开始流行起来。

1594年,法国人莫里斯·布格罗出版了一部国家地图集《法兰西大观》,收录了18幅王国地图,将古代高卢的疆域同当下法兰西的领土对应起来。波旁王朝也在边境省份任命了多位“国王工程师”直接负责地形的勘测,并且配备了专门的地图绘制人员。他们走遍了王国的疆域,绘制了可以准确定位的地图,还形成了许多文字报告和图集。

——于京东《图上的“国家”:西方政治史研究中的地理学叙事及其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后期荷兰、法国“地图集”出现的背景,并分析两国“地图集”反映的不同价值取向。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图革新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2024-08-3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5年,葡萄牙占领摩洛哥休达地区,建立殖民据点。此后,葡萄牙致力于开辟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新航路,1498年到达印度卡里库特。1492年,哥伦布受命西班牙国王,横渡大西洋,在西印度群岛登陆,掀开了殖民主义扩张的序幕。早期殖民扩张时常引起国际纠纷,它们借助教会力量,1493 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发布训谕,1494年西葡签订条约,以佛得角群岛以西370 里格为分界线,以东属葡萄牙,以西属西班牙,这便是“教皇子午线”,世界第一次被西方殖民者瓜分。

——摘编自《论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与构成》

材料二   在1750-1830年间,英国工业革命,它充分利用经济优势,打败法、荷等竞争对手,以廉价商品轰开了一些古老帝国大门,建立起庞大殖民帝国。美国开始利用优越地理环境,在美洲扩张,在半个多世纪内,领土从大西洋扩展到了太平洋,以“门罗主义”为幌子将拉美置于其控制之下。伴随着殖民扩张,宗主国在殖民地建立起各自统治制度,加强对殖民地统治。各国的这些殖民地处在彼此分割状态中,冲突多于合作,对立多于联系,未形成一个“互相联系与互相制约”的整体。

——摘编自《论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与构成》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后,列强更热衷于海外殖民扩张。亚洲许多地区及大洋洲相继沦为殖民地,非洲大陆便成了列强觊觎对象。为协调在非洲利益,1884年,15国在德国柏林召开了国际会议,美国第一次参加了西半球以外事务的会议,会议通过了有名的“有效占领”原则,即要求占领非洲新地区的国家必须通知《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签署国,避免国际纠纷。它是列强在非洲殖民扩张的工具,同时具有现代国际法意义,各殖民地最终成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世界体系。

——摘编自《论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与构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殖民活动开始的主要背景,概括这一阶段殖民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殖民活动的主要原因,概括这一阶段殖民扩张的主要态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殖民活动的主要原因,分析这一阶段殖民扩张的主要影响。
2024-07-1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1602年,传教士利玛窦携带地理学家奥特里乌斯绘制的欧洲地图来华,太仆寺少卿李之藻等人提供了长江、黄河、长城等详细的明朝地理资料,并与利玛窦协作绘成现存最早的中文彩绘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以木版刻印出版。此图按万历皇帝授意,以中国版图为中心,展现了世界整体的轮廓。依据经纬度绘制椭圆横版地图,全图标注世界1114个地名,绘有五大洲(当时澳洲还未被发现)、四大洋,附注各国地理志异,绘有风俗禽兽,四方各置“九重天图”“天地仪图”“日月食图”等。1608年,万历皇帝下令临摹12份传世,原本随葬明定陵。至晚明,该图已被官员、士人当做奇巧之物。清代士大夫质疑大西洋“荒渺莫考”,认为“夫人顶天立地……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无人着意于此图的技法和价值。鸦片战争失败后,道光皇帝派姚莹询问中英、中俄之间的距离、方位时,《坤舆万国全图》就藏在深宫之中。2014年,地理学家郝晓光绘制的竖版世界地图公开出版发行,克服了传统横版地图不适合表达南北半球地理关系的缺陷,用多元和多角度的方式,全面客观展现世界的地理关系。同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欧期间,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赠送的礼物,正是奥特里乌斯绘制的地图。此时,欧美也开始采用郝晓光竖版地图,并纷纷效仿绘制。从利玛窦到郝晓光,“西方—东方”“东方—西方”的轮回走了400多年。

——摘编自黄时鉴、龚缨晏《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坤舆万国全图》对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4-06-06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6 . 16至19世纪的跨太平洋贸易。

跨太平洋贸易兴起于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发展于北太平洋贸易。

16世纪,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之间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开通,起到了连接两个终端洲际市场的作用,给西属美洲带来丝绸、香料,给东方带来美洲的白银、农产品。到18世纪末,受西班牙支配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衰落。

18世纪,探险家开始对北美西北海岸探险,并开发了海獭毛皮资源。美国独立后的贸易拓展需求,为北太平洋商业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此时,中国形成了庞大的外来奢侈品需求市场,销售北美西北海岸毛皮和夏威夷檀香木为主的北太平洋贸易应运而生。在此基础上扩展出新的三角贸易:美国东部人将廉价小玩意儿卖到西北部,换取毛皮销往广州,再向西将中国货物销往欧洲和波士顿。毛皮、檀香木贸易与鸦片贸易一起,对1820年代以后白银流入中国比例的下降发挥了直接作用,但为美国东北部增加了极其可观的资本积累。

——摘编自王华《海洋贸易与北太平洋的早期全球化》等

(1)概述跨太平洋贸易兴起和发展的背景。
(2)依据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与北太平洋贸易的不同影响。
2024-07-1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等级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中学一学习小组为研究新航路开辟课题,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开辟前

甲: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及克里米亚半岛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一方面,帝国军队婢意抢劫商旅,另一方面,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鉴于此,西欧商人很自然地渴望另辟一条通往东方的商路。自从《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流传以来,欧洲人一直把东方,特别是中国看成是遍地黄金的人间天堂,所以想到东方去实现黄金梦的人比比皆是。

乙:14世纪,葡萄牙人改造了阿拉伯人的三角帆,因此加快了船的航行速度。这样,船身增大了,速度加快了,操纵也更加灵便了。1485年,葡萄牙人第一次使用星盘,不久星盘被更廉价的象限仪所代替。而象限仅是确定经度所必需的仪器。早在14世纪,西欧绘制地图的技术已相当发达了,当时开始出现标明海岸线及港口位置的航海图。

——摘编自吴于廣、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开辟中

83日,带着女王授予的海军大元帅的任命状,哥伦布登上甲板,对女王资助给他的三艘帆船下达了出航的命令。为了减少船员们因离陆地太远而产生的恐惧,哥伦布偷偷调整计程工具,每天都少报一些航行里数。但即便如此,两个月后,一无所获的船队依然走到了崩溃的边缘。1010日,不安和激愤的船员们声称如果继续西行就将叛乱。激烈争论后,哥伦布提议:再走三天,三天后如果还看不见陆地,船队就返航。他这么做无疑是十分明智的,因为仅仅在这次骚乱三天之后,曾经反对他的水手就在桅杆上高喊:“陆地!”这一天是14921012日。

——摘编自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开辟后

这条航道东起美洲的阿卡普尔科,西至亚洲的马尼拉,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大帆船是西班牙人应佣中国的工匠在马尼拉建造的,载亚300吨左右,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大帆船贸易自1565年开始,于1815年结束,每两年往返一次。这种贸易实际上就是用美洲的金银换取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商品。

——摘编自《马尼拉大帆船及其航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研究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看,分析材料一甲、乙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在材料一、二、三的基础上,请你再分别为材料一、二、三提供一个研究视角,并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
2024-07-01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Z&W联盟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航海中,航船定位、定向和计算时间的依据是本初子午线。自大航海以来,欧洲各国的航海人各自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本初子午线,于是,经过里斯本、巴黎、格林威治、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加的斯、里约热内卢等地的经线,分别被不同的航海者认作本初子午线,形成了很多条本初子午线并存的局面。据统计,在1884年华盛顿国际子午线大会之前,光是欧洲人的地形图上标注的本初子午线就多达14条。这就是说,一艘位于海洋某处的船只,如果依据14条本初子午线分别来表述其方位,人们就可以对这艘船的地理位置给出14个不同的但都准确的答案。188410月,由27国代表参加的华盛顿国际子午线大会正式召开,这次会议决定:采用一条所有国家都通用的本初子午线,建议派代表参加会议的各国政府接受经过格林威治天文台经纬仪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大会还建议采用以格林威治子午线为基准的“世界日”,为建立世界时区体系打下了基础。大体上,欧洲国家和北美地区到20世纪上半期都已接受时区体系。

——摘编自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

材料二   1874年,《申报》在一篇社论中就直指租界的经济活动、国际贸易与办公时间被西方垄断的事实。1866年,英籍海关人员赫德主持试办的新式邮局,仿照英国邮政系统引入格林尼治时间。民国初年,北京政府在遵行全球标准时区体系的基础上自主规划、颁行了五时区制。南京国民政府亦沿袭五时区制。但五时区制处于激烈变动之中,如1933年广西省政府认为“采用中原时既属不可,采用陇蜀时亦极不便”,遂通令全省“一律严守本省采定东经110°为标准时刻”,形成独特的广西时间。这种情况直到1939年国民政府为适应抗战军事部署的需要而重申五时区制并改以陇蜀时区为全国标准时区后才稍有好转。1949年,毛泽东在新政协开幕词中表示,新中国将“采取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年号”。新中国成立后自觉遵行的“北京时间”(即东八区时),实质上是对近代全球标准时间体制的自觉默认、自动遵行与自主实施。

——摘编自封磊《从海关时到北京时:近代中国的“时区政治”及其嬗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标准时间体系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标准时间体系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际标准时间体系的认识。
2024-04-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9 . 【地图革新与社会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70年,在安特卫普首次出现了名为《地球大观》的地图集。其作品利用大量航海日志与地图资料,采用统一的投影法、比例尺和“一图配一文”规则,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荷兰人很快效仿这种制图和商业模式,阿姆斯特丹成为后起的行业中心,“地图集”作为一种新型出版物开始流行起来。1594年,法国人莫里斯:布格罗出版了一部国家地图集《法兰西大观》,收录了18幅王国地图,将古代高卢的疆域同当下法兰西的领土对应起来。波旁王朝也在边境省份任命了多位“国王工程师”直接负责地形的勘测,并且配备了专门的地图绘制人员。他们走遍了王国的疆域,绘制了可以准确定位的地图,还形成了许多文字报告和图集。

——于京东《图上的“国家”:西方政治史研究中的地理学叙事及其变迁》

材料二   清末以降,采用西方印刷技术的新式地图,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与“出版救国”的重要媒介。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开始涉足地图出版领域,特别是伴随“癸卯学制”的颁行,为配合中小学“最新教科书”的编辑与发行,相继译印,《西洋历史地图》《瀛寰全图》《万国典图》等教学地图,颇受当时中小学教材市场的欢迎。同时,感于“日俄开战,于我国关系甚大”,于1904年出版发行了《最新满洲朝鲜地图》,成为清末较有代表性的时务地图。

——李鹏《清末民国商务印书馆地图出版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16世纪后期荷兰、法国“地图集”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20世纪初新式地图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作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专制政府大力支持开辟新航路运动。军事贵族和骑士视海洋冒险为一种新的职业,渴望以此获取丰富的战利品; 市民和商人早就不满意大利和阿拉伯商人对东方贸易的垄断,期望新航路能带来新的财源,因此从他们中涌现出一批勇敢的航海家和开辟新航路的先驱者。此外伊比利亚半岛位于意大利通往尼德兰的海上商路上,造船业和航海业已有相当的基础,加之东面是意大利商人的势力范围, 北面是英、法和尼德兰等商人的活动地盘,这一切决定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只能挺进大西洋寻找新航路。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又称地理大发现,其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几千年里,地中海经济在欧洲最活跃, 意大利和希腊是最富裕的地区。新的大西洋经济为法国、英国和德国等西欧国家控制,这几个国家跃升为欧洲最富裕的地区。随着地理大发现出现了商业革命,跨大洋的贸易异常活跃,商人取代地主成为社会中最有力量的阶级。在英国、法国和其他国家,资产阶级将控制国家的政治和政府。从更广的角度讲,地理大发现使全球从封闭走向联系,在欧洲日益强大的同时,许多古老的文明不是灭绝了就是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摘编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500年前后开辟新航路运动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2024-04-0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