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发现带来的巨大财富强烈地吸引着西欧的贵族、商人、传教士涌向世界各地,很多中下层居民也奔向海外谋生。从16世纪初开始,由于同新发现的海外世界的接触、商路的扩展、黄本主义的出现、新的社会阶级的形成,社会发生了变革。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英国社会中,资本主义的、商业的进取精神比较强,根据时人的记述,英国人比较粗扩、冷酷,专注于追求财富,这些精神是贪图安逸的旧制度的法国所缺少的。

——摘编自吉尔博《工业革命中的需要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使欧洲社会发生了那些变革。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
2022-07-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过程,也是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以寻求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

——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请回答
(1)1500年前后推动资本主义从欧洲向外界传播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该事件影响下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
(2)据材料二,分别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推动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主要因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重商主义”是西欧15~18世纪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者借助国家的力量推行自己的政策主张,占领或扩大世界市场。航海条例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1651英国议会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欧洲商船可以进入英国港口,但只能携带本国商品……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全面大幅度降低商品进口关税。1860年英法还签署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此后,法国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类似条约。

——人民版《历史·必修Ⅱ》

材料二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有33个国家提出了抗议。到1931年底,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这就形成了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货币战。

——人民版《历史·必修Ⅱ》

材料三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减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

——岳麓版《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经济思想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贸易战带来的影响。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反映出世界经济的哪些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

2018-01-05更新 | 103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历史不断发展,研究角度也随之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直到1500年,种族隔离现象遍存于全球。所有的黑人或黑色人种人都生活于非洲,所有的白人或高加索种人都生活于欧洲和中东,所有的蒙古种人都生活于东亚和美洲,而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则生活于澳洲……1500年前后,欧洲人……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到19世纪,他们(欧洲人)以其强大的帝国和股份公司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控制了全球。他们还取得了文化上的支配地位,于是西方文化成了全球典范。
材料三 在亚洲各国人民采纳和应用西方科学技术的时刻,它绝不仅仅是东西方之间的对抗问题……在第三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对外来模式的幻想破灭感,但这种破灭感又留下了一个真空:没有统一的发展目标和战略。
——以上材料均出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是从怎样的角度看待人类历史的。依据这一研究角度指出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的西欧变成“全球典范”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和现代中国“应用西方科学技术”(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的结果,并分析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