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下表是关于美洲发现史的一些说法,但是只有被哥伦布确认是美洲的发现者,这是因为
A.前人的发现是孤立传闻或缺乏有力的证据B.前人的发现发生在相对隔绝和分散的世界
C.哥伦布的发现有明确的记录和实际的影响D.哥伦布的发现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2019-11-15更新 | 3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郑和下西洋路线


图二: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对中外航海路线进行比较,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外航海的主要目的以及对东西方文明进程的不同影响。
3 . 西班牙国王于1492年4月17日和哥伦布签订协定,决定给予赞助,并事先封他为将要发现的土地的宗主和统治者,他有权把新土地上总收入的二十分之一留为己有,但这些土地的主权属于西班牙国王。据此可知,哥伦布的远洋探险
A.具有殖民扩张的性质
B.是为了满足王室的挥霍
C.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D.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4 . “他们证实了美洲与亚洲之间存在着一片辽阔的水域。这个水域要比大西洋宽阔得多。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只用了两个月零几天的时间,而他们在天气晴和、一路顺风的情况下,横渡太平洋却用了一百多天。”材料中“他们”的活动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打通了欧洲与美洲的商路
D.使得世界市场基本上形成
5 . 中国古代在陆上和海上都开辟了丝绸之路。据此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陆上丝绸之路开辟和全盛是在什么时期?


(2)宋代“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原因有哪些?


(3)古代的大航海未能使中国成为海上强国,而西方却因新航路开辟而迅速崛起。其原因何在?请你用中外史实加以论证说明。

6 . 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地处海路交通要冲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探寻新航路
D.居于欧洲经济中心地位
2019-05-16更新 | 241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据记载,当达·迦马航行到印度后,一位印度王公问他是否带来了一些商品,他回答说“总数不多,是样品”,并请求准予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这反映达·迦马此行的目的是
A.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B.积极抢占海外地盘
C.追求丰厚商业利益
D.谋求控制印度王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2019-01-30更新 | 7521次组卷 | 165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太湖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A.王室大力支持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D.金银需求量大
2019-01-30更新 | 4231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全国大纲卷)
10 . 据估计17世纪中国多葡萄牙的丝绸年输出量为数千担;这一时期每年有25-30艘中国商船将丝绸和其他货物运至被西班牙人控制的马尼拉,西班牙人再接着运抵墨西哥,然后再运往欧洲。这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A.导致世界贸易中心转移
B.使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
C.造成欧洲商品生产萎缩
D.促进了东西方联系交流
2018-11-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