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一书中指出,经过差不多70年的努力,葡萄牙人终于从非洲最北端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最南端,其中的艰难险阻是难以想象的。关于此次航海,说法正确的是
A.达·伽马最早进入了印度洋B.迪亚士抵达“好望角”
C.推动了东西方贸易开始形成D.从此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在1500年前后已经开通,这条航线是最佳航线。但16、17世纪,英国人和荷兰人却在继续探索经高纬度的北大西洋到达美洲、经寒冷的北冰洋到达亚洲的新航线。英国人、荷兰人继续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是
A.为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B.为本国工业发展寻找原料
C.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威胁商路安全D.西班牙葡萄牙对最佳航路的垄断
3 . 在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线后,西欧人仍不断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下图标注的地点中,英国人德雷克发现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地理大发现不应仅归功于迪亚士、哥伦布这样勇敢的水手们,更应该归功于集聚在城市中,特别是里斯本和塞维利亚的特权集团。该学者意在强调新航路开辟中
A.城市商人阶层的主导性B.航海家勇于探索的精神
C.贵族阶层对航海的支持D.基督教义对人性的赞美
5 . 关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影响",有不同的说法。西方国家认为是使美洲脱离“野蛮”而进入“文明"时代:拉美人认为是美洲“苦难“的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价是“两个大陆的相遇”。这一现象体现出(     )
A.历史记录不可避免夸大其词B.拉美民族强烈的权益保护意识
C.联合国认识问题较客观公正D.史观差异影响对历史结论的判断
6 . 英国学者指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欧洲的征服者大肆屠杀当地的原著居民,使得大片农田撂荒,生长出了相当于法国面积的森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大量吸收,导致全球气候变冷。该学者的观点意在说明
A.哥伦布远航美洲的客观进步性被忽视
B.殖民扩张致使被征服地区的气候变化
C.新大陆的发现助推全球环境不断改善
D.美洲社会随着气候变迁到灭顶之灾
7 . “毫无疑问,在这些土地上蕴含着大量的黄金,我身边的这些印度人说他们在这些岛上挖金子……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我认为不用带着回西班牙,只要带到(蒙古)大汗的那些大城市里就能卖得很好。”该日记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8 . “他们证实了美洲与亚洲之间存在着一片辽阔的水域。这个水域要比大西洋宽阔得多。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只用了两个月零几天的时间,而他们在天气晴和、一路顺风的情况下,横渡太平洋却用了一百多天。”材料中“他们”的活动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打通了欧洲与美洲的商路
D.使得世界市场基本上形成
2013·上海·高考真题
9 .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2019-01-30更新 | 2936次组卷 | 79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10 . 哥伦布是虔诚的基督徒。圣经上说,海洋占地球表面1/7,陆地占6/7,他深信不疑。据此,哥伦布认为,从加那利群岛出发向西航行约4500公里即可到达日本(实际的直线距离近2万公里),航行约6300公里可到达中国。材料反映了
A.哥伦布的依据和总的计算是错误的
B.以当时的航海条件他是不敢冒险的
C.历史的偶然性促成了哥伦布的壮举
D.基督教成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
2019-01-06更新 | 23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