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末,为了追逐香料贸易的巨大利润,在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的资助下,葡萄牙人向东方进行扩张,建立起欧洲——(印度)果阿——马六甲——澳门航线。这条航线最初主要是把马鲁古群岛(摩鹿加群岛)所产的香料运销到欧洲和中国。此后,西班牙人、英国人、荷兰人纷纷向东扩张,把来自东南亚的胡椒、肉豆蔻、丁香等香料成批运销到欧洲和中国、日本等地,并通过马尼拉与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之间的“大帆船贸易”又传播到美洲,使亚洲市场与欧洲、南美洲连接在一起。

——摘编自许序雅《香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物种大交换”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11-27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纽绅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外来作物的传入两汉至隋唐时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畅通,一批西亚乃至北非、欧洲特有的农作物品种被传入中国境内。如葡萄、石榴、西瓜等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菠菜、胡萝卜、黄瓜、大蒜等也成为重要的蔬菜。本土种植的一些蔬菜品种则被取代。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启了美洲与其他大陆之间的农业交流。据《农政全书》记载,最早引种在福建、广东一带的番薯成为当时重要的救灾农作物,“无患不熟,闽广人赖以救饥”。进入清代中后期,番薯因其耐瘠高产的种植特点,迅速成为民众重要的主食来源。在某些地区,番薯甚至取得了与“五谷”类似的地位。此外,美洲原产的蔬菜类作物也大量传入中国,如辣椒、番茄、南瓜等成为中国人新的食物选择。辣椒“有辛味,可调理食味,乡人多嗜食之”;南瓜、番茄等在传入中国后,也纷纷取得了类似的地位。

——摘编自王思明《中国食物变迁之动因分析——以农业发展为视角》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外来作物的传入”为题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逻辑清晰、论证充分、表述成文)

3 . 在十六世纪的大海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副场景:无数的黑人们在狭小的船舱中拥挤的生活在一起,他们被套上手铐和脚镣,衣不遮体,如同牲畜一般,被送往未知的远方。这一现象的影响有:(     
A.玉米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B.民族民主意识不断觉醒
C.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D.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晚期,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原住民的启发下,开始在亚马逊流域制造涂有橡胶的防水的外套和胶鞋,但是生橡胶的物理性质导致天气变冷时,橡胶制品会变脆,天气炎热了,它们又会熔化。直到19世纪中期,硫化技术的发展使橡胶成为一种稳定的材料,从而被广泛用干制作各种竞技球类、汽车轮胎和零部件以及电线、电缆等绝缘材料,甚至医疗行业会用到的内窥镜和手术专用手套等。橡胶需求量的增加推动橡胶制造商大量雇佣原住民长时间在热带雨林中采收橡胶,粗暴的采收方式导致大量橡胶树枯死,很多原住民也不堪重负而丧命。1876年,英国探险家亨利·威克姆接受英国政府的委托,骗过巴西海关,成功将橡胶树的种子带回英国并转运至锡兰岛,拉开了东南亚橡胶种植的序幕。

——摘编自(美)查尔斯·恩曼《1493》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橡胶种植业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橡胶种植业发展的影响。
2023-11-2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传入中国,叫法多样。但关于玉米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史载记录不一,下表是有关玉米传入我国的史料,根据材料,我们可以认为(     
出处记载
李时珍《本草纲目》“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
田艺蘅《留青日札》“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
王象晋《群芳谱》“出西番,旧名番麦”
注:明人眼中的西番(土),不仅指吐蕃,还包括传统西域异族番国
A.玉米可能经西域之地传入B.玉米的原产地具有多元性
C.玉米经海上传入不可相信D.因史载混乱无法得出结论
6 . 对下列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大航海时代欧洲的船队从旧世界把各种动物以及病毒和细菌带到新世界,带到新世界上的物种逐渐取代了原有生物对生态环境的统治地位,使得原本丰富多彩的“基因池”逐渐干涸,引发各种生态上的巨大转变,在一种缓慢而持续的进程中改变了新世界的生态系统。

——王禹栋

A.生物竞争改变了新大陆的生态环境B.殖民者对美洲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
C.疫病传播改变了旧世界的社会结构D.美洲旧世界开始遭到外来生物入侵
7 . 17世纪,欧洲市场上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如烟草、甘蔗、咖啡、可可和白糖,美洲、非洲等地区在地图上也有了更为准确的标注。这反映出(     
A.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殖民探险普遍展开
C.整体世界初具规模D.物种交流双向进行
2023-10-07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稳派教育)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甘蔗原产热带,于公元前传播、种植于印度及南洋地区。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南方就已开始种植甘蔗,常见的食用方法为榨取“柘浆”直接饮用,或作为水果生啖。…唐代以前,在不产甘蔗的北方,人们要想品尝石蜜的滋味,就得依靠沿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外国使团和西域胡商。他们带来的“西国石蜜”产于西域,不但易携带、易储存,而且滋味品质都优于南方粗制的蔗饧。…宋元时期,产于南方的糖霜在此时不但乘船北上,哺育北方省份,而且也漂洋过海,向南销往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等南洋国家,甚至到达波斯、罗马等地。“中国糖”这一朵小荷,由此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中国制造的白糖与脱色技术在明代传入印度孟加拉,此后在印地语、孟加拉语等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糖均被称为“继尼”,意为“中国的”。

——李颖《丝路“糖史”》

材料二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地中海沿岸地区生产的蔗糖一直成为北非、中东和欧洲大陆的供应基地,直到16世纪晚期新大陆殖民地的蔗糖生产渐入佳境后才结束。…哥伦布于1493年开启第二次远航,在非洲加那利群岛的短暂停留让他首次将甘蔗种植技术带到了气候环境适宜其生长的新大陆,落脚,点是西班牙殖民地圣多明哥(今多米尼加首都),而后再由此地运往欧洲。16世纪,在西班牙的新大陆殖民地及葡萄牙治下的巴西等地肥沃的土地上,遍布着一望无际的甘蔗田以及数以千万计的黑奴。…眼见西班牙在美洲赚得盆满钵满,英国和法国按捺不住,不仅开始打劫西班牙商船,还对其领地进行蚕食和瓜分。17世纪初英法两国也各自开始建立西印度群岛殖民属地,种植甘蔗并在加工成糖浆后贩运回欧洲。…蔗糖产量稳步提升,如1655年就有283吨“白黏土糖”和6667吨“黑砂糖”在英国殖民地巴巴多斯生产出来,这之后至19世纪中期,蔗糖在英国和其殖民地范围内可以自给自足。

——颜婷《甜蜜的力量一从“糖史”看世界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糖业发展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西方糖业发展相关的历史现象。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往的认识。
9 . 意大利威尼斯很有权势的孔塔里尼家族在布伦塔河畔皮亚佐拉领地的地产于1617年首次接受佃农们用(熟)玉米(粒)交实物地租。1618年,威尼斯共和国政府终于同意接受农业地区的农民用(熟)玉米(粒)上交所征的赋税。由此可推知(     
A.玉米在意大利得到了广泛种植B.意大利庄园经济加速解体
C.价格革命影响了农业生产结构D.意大利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2023-08-28更新 | 1154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一)
10 . 历史地图反映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一定的事态空间分布情况。它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地理环境及其空间联系提供了鲜明的概念。下列选项中根据下图表述正确的是(     
A.小麦和亚麻对美洲人的社会影响最大B.美洲的动物群落出现极大的改变
C.苹果和玉米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D.美洲的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2023-06-22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海亮艺术中学2023届高三6月选考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