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考古学家在秘鲁的奇尔卡峡谷的一个大洞穴中发现了种植甘薯的踪迹,距今约8000- - 10000年。史料二   考古学家在太平洋中部的波利尼西亚发现了 番薯遗存,根据碳-14年代测定,其存在的年代为公元1000- -1100年。史料三 1492 年12月13日,哥伦布在日记中写道他踏上南美洲的一个发现:“每个人都把自己的面包拿出来让西班牙人吃。这是用一种像大胡萝卜似的甜薯做的。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耕种的都是这种甜薯,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这种块根做的面包可以用水煮也可以用火烤熟,味道像栗子。”哥伦布从这个不知名的地方将此物带回西班牙,献给了伊丽莎白女王。

材料二

甘薯又名番薯、红薯等,起源于南美洲,特别是秘鲁和智利。据考古发现,甘薯最早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在南美洲被种植。

甘薯首先在美洲传播,成为印加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的重要农作物之一。

15世纪末,甘薯进入欧洲,至迟在1526年西班牙出现介绍甘薯的文字,并以西班牙为始进入其他欧洲国家。在欧洲,甘薯被视为一种新奇食品,受到贵族们的喜爱。

16世纪,西班牙人将红薯带到菲律宾。后红薯又从菲律宾传入中国、日本、韩国等地。

16世纪末,甘薯传入非洲并成为非洲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

18世纪,甘薯传入印度。后又传入中东、南亚和东南亚等地。

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甘薯富含淀粉和具有一定的防癌功能以及甘薯深加工产业发展,

甘薯在全球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之一。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甘薯的起源与传播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甘薯起源与传播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7-03更新 | 48次组卷 | 3卷引用:单元突破卷13 中古时期的世界-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代《金薯传习录》记载,番薯具有种植不拘时,不穗而实,雨不能损,深培而结,早不能侵,风狂而藤惟贴地,蝗过而叶可复萌,发生即熟,摘取随人等特性。万历二十一年(1593),福建长乐商人陈振龙从菲律宾的吕宋岛带回暮蔓,在家乡试种。次年,为了广生民之计,福建巡按金学曾加以推广,使番薯成为齐民口食之资。番薯引进一)二十年后就已在闽、粤部分地区普遍栽培.徐光启最早把番薯从岭南引种到长江流域,并著有《甘薯疏》。在18世纪前期,黄河流域大量推广从福建和长江流域引种的甘薯。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结合材料描述和相关地理知识,在下图内用箭头符号简要勾勒一幅有关明清时期甘薯在中国种植传播的路线示意图。(要求:示意图要标明时间、河流、区域、箭头符号等元素)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影响甘薯在中国种植传播的因素。
2023-05-07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欧洲饮食文化在11-19世纪期间,经历了从农业饮食体系向工业饮食体系转变的历程。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冲破了区域性的限制,从而消除了各地区饮食内容的差别,打破了食物原料的短缺状况,改变了传统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形成了营养饮食和科学饮食的新观念,使饮食更讲究食品质量与文化品味;新航路的开辟,使饮食礼仪进一步规范化,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饮食消费文化,进而揭开了欧洲饮食文化的崭新篇章。

——摘编自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史料二   明末美洲作物的引进,产生了一个重大后果,那就是清代的人口爆炸。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1600年中国人口突破1亿,1700年约1.5亿,1800年达到3亿,1850年达到4.3亿。在250年的时间里,人口增加到4倍多,仅靠传统粮食作物是绝对无法支撑的,幸好这批强壮的新作物及时出现,将深山老林和不毛之地,尽数化为粮田。同治湖北《宜都县志》说:“山田多种玉黍(玉米),俗称包谷。其深山苦寒之区,稻麦不生,即玉黍亦不殖者,则以红薯、洋芋代饭。”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

(1)根据史料一回答,美洲新物种外传到欧洲,给欧洲饮食带来哪些变化?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末美洲作物的引进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闵家楠、曹小曙《国际人口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材料二   1990年至2005年期间,世界移民总数增加了3600万,从1.5亿增加1.91亿,其中包括难民。2005年,全世界共有1.91亿移民,其中1.15亿在发达国家,7500万在发展中国家。移民总人数的增长率也一直在上升,从199019951.4%增加到200020041.9%。1990年至2005年期间,发达国家的移民人数增加了3300万,发展中国家的增加数刚刚达到300万。因此,2005年,所有国际移民中有61%的人居住在发达国家。

——冉小毅《中国大陆的人口国际迁移》


(1)从材料一中你能看出国际人口迁移怎样的方向?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地区人口迁入或迁出的原因。
(2)从材料二中你能看出国际人口迁移怎样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主要的原因。
2022-05-05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5走向整体的世界-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宋代前后,广东番禺就是全国五大甘蔗种植区之一。明清时期广东各府县都有种植甘蔗,尤以珠江流域的番禺、东莞、增城种植最多,“蔗田几与禾田等”。增城人陈忍庵,“往来于蔗畦稻田垄之间,躬树艺,自旦至暮不少休,收田圃之入以裕”。合浦人陈大恒,于乾隆十六年(1751)雇佣长工短工种植甘蔗,并开设糖坊,榨蔗制糖,一次就卖给一个糖商五万片,其规模已相当可观。”广东的“香、糖、……诸货,北走球豫章、吴浙,西北走长沙、汉口;其黠者走澳门,至于红毛(指在东南亚的荷兰殖民者)日本、琉球、暹罗斛(今泰国)吕宋”。

——摘编自陈学文《论明清时期粤闽台的蔗糖业》

材料二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中南美洲成为全世界的蔗糖生产中心。起先是在西班牙殖民地牙买加等岛屿,然后转移到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巴西。17世纪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建立种植园,成千上万的非洲黑奴被贩运到此。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蔗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商品,在美洲生产、在欧洲销售。18世纪之后,在英国,糖已经从一种奢侈品和稀有品变成一种日用品和必需品。

——摘编自(日本)北川稔《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广东甘蔗种植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中南美洲甘蔗种植业的特点及其影响。
(3)有学者认为,17、18世纪广东与中南美洲的蔗糖市场有着本质的不同。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