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某学习小组以“走向整体的世界”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时,做了如下设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走向整体的世界


材料二   15751815年,每年驶往马尼拉的中国帆船通常在20~60艘。据估计,15651820年间,墨西哥向马尼拉输送的白银约4亿比索,绝大部分流入了中国。随着贸易的发展,阿卡普尔科由一个偏僻小镇一跃而成为墨西哥著名港口。福建漳州的月港是丝银贸易的重要口岸,很快由一个小渔港发展成沿海商业城市。


——整理自刘文龙《马尼拉帆船贸易》


(1)将材料一中的知识体系补充完整。
(2)对材料二中的“马尼拉帆船贸易”进行评述。
2 . 《撼动世界史的植物》一书从小小的植物去切入历史,提出“植物能创造人类文明,也能撼动世界历史”的主题。针对此主题,某历史研究小组搜集了相关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玉米与玛雅文明

人类是由玉米创造的,世界像一块巨大的玉米地,四角各有一根支柱。

——摘编自玛雅史诗《波波尔·乌》

下图为来自洪都拉斯科潘的文物——玉米神雕像,原安放在一座金字塔神庙中,被玛雅人供奉祭祀。


材料二



玉米与近代世界

材料三1617世纪,玉米因产量高、易储存且富含维生素成为在湿热的西非和漫长的越洋旅程中主要的食物来源。廉价的玉米被广泛作为各类加工食品和工业品的原料,成为欧洲殖民者理想的输出商品……既是商品,又是一日三餐,收成以后,倘若殖民掠夺使农民无路可走时,玉米就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摘编自《玉米与资本主义》

16世纪的时候,玉米传入中国。清代山东的《清平县志》记载“食品,以麦为尚,惟富民食之;中产以下所食惟玉米,高粮(粱)等,而间以薯芋。”玉米一时间成了当地的主要食物。

——摘编自《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19世纪,希腊人和塞尔维亚人靠吃玉米获得了吃饭自由,“玉米加火枪”,希腊人和塞尔维亚人相继打赢了奥斯曼帝国……到1860年,美国玉米产量翻了四番,由于主产区在北部,在南北战争中,北方士兵每天最低配是560克玉米面,而南方士兵只有200克,还经常吃不上,最终被碾压了。

——摘编自《为什么说玉米才是食物链的主宰》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对探究这一主题的史料价值。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玉米“撼动世界历史”作出合理解释。(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5-31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闵家楠、曹小曙《国际人口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材料二   1990年至2005年期间,世界移民总数增加了3600万,从1.5亿增加1.91亿,其中包括难民。2005年,全世界共有1.91亿移民,其中1.15亿在发达国家,7500万在发展中国家。移民总人数的增长率也一直在上升,从199019951.4%增加到200020041.9%。1990年至2005年期间,发达国家的移民人数增加了3300万,发展中国家的增加数刚刚达到300万。因此,2005年,所有国际移民中有61%的人居住在发达国家。

——冉小毅《中国大陆的人口国际迁移》


(1)从材料一中你能看出国际人口迁移怎样的方向?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地区人口迁入或迁出的原因。
(2)从材料二中你能看出国际人口迁移怎样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主要的原因。
2022-05-05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92年和1498年的航海活动及其引起的移民和贸易关系的三个主要后果很值得人们注意,这里只能做简略描述。前两个主要后果是阿尔弗雷德·克罗斯佐所说的病菌和基因的“哥伦布交流”,欧洲人随身带来的病菌,乃是他们最强大的征服武器。他们在新世界横扫一切,因为当地居民对欧洲人带来的病菌毫无免疫力。到1650年,中美洲阿兹特克和玛雅文明的人口从原来的大约25000万减少到150万。“哥伦布基因交流”不仅涉及人类,而且涉及动物和植物。旧世界的欧洲不仅把自己而且把许多新的动植物引进新世界。通过哥伦布的交流,新世界也对旧世界有许多贡献,有些植物在欧洲、非洲和亚洲许多地区种植。当然哥伦布交流的第三个主要后果是新世界的金银对世界存量和流动的贡献。这也给了16世纪旧世界经济活动和贸易一个新的推动力。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给“哥伦布交流”概念作一个完整的解释,并指出“哥伦布交流”对中国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