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71年,西班牙占领马尼拉后开辟了一条通过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获取美洲白银的新航线,中国商人很快抓住了这个机遇。1575年,超过12艘中国帆船在马尼拉靠岸;到1584年,每年有2530艘中国帆船抵达马尼拉。亚当·斯密说道:“(在中国和印度)几乎没有任何商品能带来更好的价格,或与它在欧洲所耗费的劳动力和商品的数量成比例,它将(在亚洲)购买到更多的劳动力和商品。”因为贸易对亚洲和欧洲商人都有利可图,“新大陆的白银成为两个遥远地方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通过它很大程度上将那些遥远的世界各地彼此相连”。因此,将白银运往中国的套利润是建立第一个真正的全球贸易体系的主要动力。

——摘编自【美】万志英《1619世纪拉美白银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变迁》

材料二   银两是清朝货币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清朝已形成了大额交易用银,小额用钱,国家税收、支出用银,而小民日用以钱的货币流通局面。在实际生活中,各个地方及不同时期,则有较大差别。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铸造的制钱,用于兵饷及各种工程支出。地方铸局铸造的制钱也用于当地的兵饷及政府支出,制钱铸造后的第一次使用多由政府来完成。有些地方大额交易时也使用制钱,如江苏常州府无锡、金匮县邑中市易,银钱并用,而昔则用银多于用钱,今则有钱无银矣。康熙中,自两以上率不用钱,虽至分厘之细,犹银与钱并用……近代后,银渐少,钱渐多,出现“银贵钱贱”的现象,至今日率皆用钱,虽交易至十、百两以上,率有钱无银。福建建瓯地区卖田契计价也“多用钱文”。

——摘编自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白银流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近代中国的“银贵钱贱”现象。
2022-02-22更新 | 45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五调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敦煌曾商旅如流,西来的宗教和乐舞与中原文化在此交汇融合,使敦煌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自汉至唐,都城在长安或长安以西的政权总计有10个,存续时间达730多年。唐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原王朝的国都逐渐向东、向北迁移,元、明、清三代基本上以北京为都。唐以前危及全局的边患大多来自长安的西北地区和北部地区,宋以后的主要威胁则来自开封、北京的东北地区和北部地区,这就使中原王朝的战略防御重点随之大大地向东、向北迁移。明朝时修筑了嘉峪关,并以此为河西门户,从而使西北地区的边塞要地从敦煌后撤到了嘉峪关和酒泉,敦煌失去了屏蔽河西与中西交通中转站的重要地位。到了清代,敦煌又回到了中原王朝的怀抱。但到清朝结束,它不过是西北边陲的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小县城。

——摘编自郝春文《略论古代敦煌的兴衰与边防》

材料二 西班牙为了掠夺拉美殖民地的贵金属,对殖民地的贸易进行了垄断,即使是西班牙与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民间贸易,也受到了严格的控制。经过多次探险,1573年,西班牙成功开辟了阿卡普尔科与马尼拉之间的海上贸易通道一“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此航线的开通不仅使西班牙维系了对菲律宾的殖民统治,而且使美洲与亚洲在太平洋上能够持久地互通,把欧、美、亚、非四大洲连接起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海道大通”。大帆船将大批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运往拉美,深受当地人的欢迎,造成了拉美的白银大量外流,这是西班牙绝不能接受的。16世纪末之后,西班牙王出台了一系列阻碍大帆船贸易的政策措施,伴随着英、法等国的崛起和挑战,西班牙帝国不断走向衰落。1815年,大帆船贸易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商薇《试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敦煌在唐朝以后持续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帆船贸易”航道开通的影响,并指出“大帆船贸易”的内在缺陷。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国际贸易中心和贸易路线变迁历程中得到的启示。
2022-12-19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