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7世纪,荷兰绘画作品中出现了地图和地球仪、中国瓷盘、土耳其地毯和黑人小男孩等。这反映了当时(     
A.古典主义风格逐渐崛起B.海外贸易丰富了艺术题材
C.世界统一市场的最终确立D.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
2023-08-2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三)
2 . 某学者指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创的全球经济大交流促进了拉美“两种生产”的相对协调发展,欧洲殖民者为开拓殖民地,源源不断从欧洲本土运去了小麦、大麦等农作物,炼铁、制糖等技术……如果没有来自欧、亚、非、澳等各地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输入,拉美经济不可能在第三世界处于相对领先地位。该学者意在表明(     
A.哥伦布对美洲社会有双重影响B.全球经济大交流始于哥伦布时代
C.拉美发展得益于全球经济互动D.拉美文化因殖民因素具有多元化
2023-08-28更新 | 30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六)
3 . 1625年,奥斯曼帝国的一位官员记载:欧洲人控制着整个贸易环节,以前印度、中国货物都经过穆斯林城市再转往欧洲其他国家的,现在欧洲国家的船只直接将货物运上船,然后销往其他地区。这说明(       
A.新航路开辟改变了商贸格局B.东西方贸易开始广泛展开
C.奥斯曼帝国商业危机的加重D.太平洋商贸网络基本形成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国力雄厚,明成祖为确立明朝宗主国地位,命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各国。14056月,郑和率2.78万余名将士,分乘62艘宝船和140余艘其它船只,满载织锦绸缎、紵丝布匹、陶瓷器皿、金银铜铁器及钱币、馈赠品等,由刘家港入海,返程时在旧港(今苏门答腊巨港)击灭海盗陈祖义,1416年,郑和率船队护送各国使臣回国并采办各种珍奇物产、动物,郑和下西洋前后经历28年,抵达30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加深了明朝和东南亚、西亚、南亚等的联系。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第二册》

材料二   新航路的发现,对于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美洲特产传播到欧亚大陆,美洲许多农产品是欧亚非诸国人民从未见过的,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美洲的白银大量涌进欧洲,引起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在一个世纪之内,西班牙的物价上升四倍以上,从事商业的人发了大财,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愈益增长,有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地主的地位削弱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远航条件。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航路的发现对欧洲经济生活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新航路开辟以后,茶叶在欧洲市场上逐渐增多。18世纪以后,英国家庭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都有饮茶的习惯。饮茶不仅仅是上层社会的雅好,也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需要。这说明(     
A.工业革命淡化了阶层差异B.圈地运动扩大经济作物种植
C.中国茶叶市场竞争力较强D.贸易活动伴随着文化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从马尼拉出发的西班牙大帆船载着来自福建的瓷器、丝绸去往美洲,由于船上大多是中国货物,美洲当地人称之为“中国船”,但“马尼拉大帆船”上还有许多来自印度洋周边地区的货品,比如印度的棉花和梳子、波斯的地毯和挂毯等。这反映了当时(     
A.大西洋贸易的繁荣活跃B.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兴盛
C.已出现早期的世界分工D.西班牙的殖民方式落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资料。据此可知,该研究主题应是(     
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阿图罗·吉拉尔德斯《贸易:马尼拉大帆船与全球化经济的黎明》
刘军《明清时期白银流入量分析》
刘景珍、傅利华《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与近代欧洲初期社会经济》
A.世界联系的加强B.世界人口迁移加速
C.白银帝国的建立D.自由贸易体系构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664—1670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亚洲货物中,胡椒占比20.01%,茶叶占比0.02%,而棉纺织品占比高达62.59%;到1731—1740年间,茶叶占比急速上升至9.26%,棉纺织品占比进一步提升至65.35%。这一现象(     
A.推动了英国的生产技术革命B.表明英国已独占东方贸易
C.导致亚洲种植园经济普遍化D.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美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瓷器的全新市场。早期的贸易瓷以中国特色的青花纹饰为主,后来出现了不少定制瓷,景德镇和福建的工匠根据西方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制作出他们喜爱的陶瓷。这反映出当时(     
A.欧美国家生活的多样化B.瓷器已经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C.民间制瓷技术日臻完善D.新航路开辟推动欧美市场个性化需求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为适应世界性贸易的需要,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经营某一地区贸易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银行、信贷、汇兑等金融业务迅速发展。世界性交往使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特产变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如印第安人培植的可可、咖啡、烟草等逐渐成了各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商品丝绸、瓷器、茶叶、棉布、香料等,也由于市场的拓宽,流通量也大大增加。意大利各城市国际商业中心的地位被伦敦、巴黎、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所代替。英国、法国、尼德兰也取代意大利成了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

——摘编自熊家利、彭顺生《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商业革命》

材料二   下图为二战后世界贸易(出口)发展情况(1950-2000年,单位:10亿美元)


材料三   二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贸易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并说明推动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