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从16世纪下半期开始一直到19世纪上半期,西班牙人利用大帆船,把中国产的生丝和瓷器等商品,经菲律宾中转,运往美洲及欧洲,同时将美洲产的白银输入到中国,史称丝银贸易。这反映出(       
A.中国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中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东西方联系进一步加强
2023-09-07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1591—1615年中国与马尼拉(菲律宾港口)、阿卡普尔科(墨西哥港口)贸易货物进港税税额表。这表明该时期(       

年代

马尼拉与阿卡普尔科货物进港税总和(比索)

马尼拉征收中国货物进港税(比索)

1591—1595

58515

22065

1596—1600

60220

24155

1601—1605

60686.8

30304.2

1606—1610

77433

46390.6

1611—1615

84973

64482

A.中国与拉丁美洲之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B.西班牙完全垄断了中国与世界各地贸易
C.贸易税过重影响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被地中海贸易取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欧洲,香料的用途广泛,可用来烹饪菜肴、配制药剂、制作香薰。在大部分欧洲人眼中,香料比黄金更加重要,是欧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3世纪以来欧洲进入小冰河期,气温偏低且十分干燥,不适合种植肉桂、丁香和胡椒等作物,因此高度依赖产自印度、中国及东南亚的香料。在传统贸易体制下,香料需要辗转陆路和海路,或横跨中国及欧亚草原,或途经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后进入地中海,最后才能抵达欧洲,耗时极长且运费高昂,一路上香料要在不同商贩手中转手十余次,每次转手都会使价格飙升。阿拉伯人为了维护自己在行业中的垄断地位,还隐瞒各类香料的原产地,以便坐地起价,攫取大量财富。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切断了亚欧之间历史悠久的陆路香料贸易通道。为满足本国对香料的需求,欧洲国家纷纷寻找新的海上航线。

——整理自【美】劳伦斯·贝尔格林《黄金、香料与殖民地-转动人类历史的麦哲伦航海史》

材料二   17世纪的东南亚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香料贸易中心,欧洲国家如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都争相进入东南亚,设立贸易据点,以谋求殖民扩张和商业利益。除了直接同当地商人进行香料交易之外,欧洲国家还在东南亚设立贸易公司,通过垄断贸易和殖民政策,获得了更大的利润和控制权。例如,17世纪20年代荷兰通过血腥屠杀独占班达群岛,垄断了肉豆蔻的生产;17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荷兰东印度公司通过毁树政策提高香料售价,并获得了丁香贸易垄断权。自此荷兰在世界香料贸易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

——整理自金祎成《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的香料贸易》

(1)根据材料一,归纳15世纪欧洲国家开辟香料贸易新航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17世纪世界香料贸易的新变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料贸易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与中国并未形成技术代差;中国也始终嵌入了当时的全球贸易体系中,是世界第一大贸易顺差国,吸收大量西班牙从南美运来的白银,并不断向西方供给当时的高附加值商品。这表明在全球化刚开始时期(     
A.中国是世界的生产制造中心B.全球贸易体系的中心在亚太
C.西葡荷的制度技术并未领先D.中国成功引领了世界整体化
2023-07-02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神州天立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在欧洲的英国、西班牙、法国和荷兰等国,社会财富的重心由土地转向金银财富,社会各阶级的生活对商业资本都有很大的依赖性。货币财富成为各阶级共同追逐的对象,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支配力量,赤裸课的拜金主义成了社会风尚。社会经济的这种剧烈变化,在经济思想和政策方面,就表现为重商主义的兴起。重商主义者认为黄金、白银是社会财富的象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摘编自《货币的历史》

材料二   伴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大量白银涌入明朝中期的中国,当时明朝赚走了当时世界开采的三分之一的白银,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最大的白银储备国。这些白银除了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与中国进行的丝银贸易,也来自日本与中国的贸易。白银的大量流入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

当明朝患上了“白银进口依赖症”时,崇祯初年,原先一年之内,有60多艘货轮运送白银到中国,但在此后却骤减到67艘船的白银,减少十倍,明朝货币供应出了大问题,崇祯年间遭遇了银荒危机。而日本德川幕府开始闭关锁国,于是西班牙白银、日本白银,都不再运到中国。另外,明朝富豪人家,大量窖藏白银,又进一步加剧银荒。银荒的出现,使白银计税下的百姓负担大幅度加重。也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应对危机能力大幅度下降,比如崇祯时代经常拖欠军饷。令人遗憾的是,明朝政府一直没能解决这个问题,最终诱发一场社会危机,导致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

——摘编自《解开明朝灭亡深层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重商主义在欧洲兴起的历史背景。并指出重商主义在欧洲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白银大量涌入促使明朝中国经济出现的新现象。并分析湖“银荒”对明朝社会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664—1670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亚洲货物中,胡椒占比20.01%,茶叶占比0.02%,而棉纺织品占比高达62.59%;到1731—1740年间,茶叶占比急速上升至9.26%,棉纺织品占比进一步提升至65.35%。这一现象(     
A.推动了英国的生产技术革命B.表明英国已独占东方贸易
C.导致亚洲种植园经济普遍化D.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自从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率领船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的卡里库特,葡萄牙便开始了在东方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它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
A.建立商站,控制商路B.设立总督,分而治之
C.贩卖鸦片,掠夺财富D.分割领土,扶植傀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