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海纳百川

材料一

   

(1)结合所学,分析上述材料中海上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

   

(2)为什么当时的人将西班牙大帆船称为“银船”?

材料三   1941年《大西洋宪章》宣布的八点原则中包括:他们(英美)希望将努力使未来世界的所有国家无论大小、战胜国或战败国,都享有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贸易并获得它们经济繁荣所需要的原料,同时对它们现有的义务给予应有的尊重。

1942年到战争结束时,美国共计向38个国家提供了租借援助,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承担“按无歧视原则开放国内市场、实行多变自由贸易”的条约义务。

194444个反法西斯联盟成员国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1947年美国借助关贸总协定草案,为实现以多边互惠性最惠国待遇为核心的国际贸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础。

——金卫星《二战期间美国筹建战后世界多变自由贸易体系的历程》

(3)结合材料三,分析二战后世界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建立的原因。

2000-2020年间美洲、欧洲和亚洲商品出口占比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4)结合所学知识,对上图中的信息作出相关分析。
2023-07-10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白银之路

材料一   白银之路像一条丝带一样环绕世界,贵金属最后都流向了一个地方:中国。其中原因有两个。其一,中国辽阔的疆域和高度发展的社会使它成为一个奢侈品生产国。中国有能力满足巨大的出口市场需求,而且还能相应的提高产量。大量白银流向中国的第二个原因是贵重金属之间的汇率失衡。在中国,白银和黄金的价格比例一直在6:1左右浮动,中国白银价格几乎是16世纪初欧洲的两倍。这便意味着欧洲的白银能在中国市场上购买到比其他地方更多的货物,这让他们越来越愿意从中国进口。

材料二   白银的大量涌入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十分复杂,随着16世纪和17世纪来自美洲的白银流入中国,中国的文化、艺术及学术开始蓬勃发展。流向中国的大多数白银被用于一系列改革,尤其是完善经济货币化。鼓励自由劳工市场的繁荣以及刺激对外贸易等项目。如此大量的白银流往中国,不可避免地导致白银价格下降,引起物价上涨,给17世纪的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概述16世纪以来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个角度说明白银流入中国带来的社会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6世纪末17世纪初,墨西哥的一些印第安人、黑人、穷人也能穿上中国丝绸做的衣服,甚至制成了流行至今、融合中国纺织品艺术风格的墨西哥民族服装。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欧洲贸易中心的逐渐转移D.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崇祯年间,给事中傅元初上书说:“吕宋(今菲律宾)其夷佛郎机(西班牙)也,其国有银山,夷人铸作银钱独盛……皆好中国绫缎杂缯……是以中国湖丝百斤值银百两者,至彼得价二倍”。上述材料反映了(     
A.郑和下西洋开启明朝与东南亚贸易B.对中国丝绸的需求引发新航路开辟
C.朝贡贸易促进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D.明朝与西班牙殖民地间的丝银贸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全球联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葡萄牙人顺着夏季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果阿起航。船上装载胡椒、苏木、象牙、檀香等印度特产,以及产于美洲经里斯本转运来的白银货币。在澳门,他们把船上装载的白银和货物,都换成中国的生丝、丝绸、黄金、铅、锡、水银、糖、麝香、茯苓、棉纱、棉布等货物。第二年初夏,他们乘着季风前往日本长崎,把中国货以高昂的价格迅速脱手,然后带着大量日本白银与少量日本货,趁着同年秋天的季风返回澳门。再用日本白银大量收购中国的生丝、丝绸、瓷器等商品,在第三年秋天,乘着季风返回印度果阿。

(2)阅读材料,简要描述葡萄牙人在亚洲的贸易路线,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中国和欧洲经济的影响。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成果简表

20132019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04万亿美元增至1.34万亿美元。

20152019
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有100个成员。
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年均增长4.4%。
20194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达成6大类283项务实成果。

20132020
中国先后与138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世界提供透明、公平的发展机会。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