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塞尔登中国地图》长160厘米,宽96.5厘米,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并采用上北下南方位,同时标识了欧洲风格的罗盘和比例尺条。图中明朝信息最为丰富,北京城、黄河、各省边界等都有详细描绘。但却仅位于地图左上部分,中国南海前所未有地占据了中央位置。地图展现了东亚和东南亚全貌,覆盖了西起印度洋、北抵日本海、东南达印尼中部诸岛的广大地区。该地图瞻观性较高,但它并非一幅中国传统的陆地舆图,而更可能是一幅航海路线图。这些航线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形成一个网络、最远可达地区最西端的印度于利于特港。图中还标注了如何前往也门、阿曼和霍尔木兹海峡。有学者根据图中信息判定,该地图为明末中国人所绘。

该地图后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约翰·萨利斯获得,辗转落到了约翰·塞尔登(1584—1654)手中。塞尔登是英国律师,下议院议员,东方学家,是对波斯、阿拉伯以及中国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英国学者之一。在他那个年代,海洋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塞尔登比同时代的人更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正经历海洋变迁的时代。他主张海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由国家行使管辖权。在去世前夕,他将该地图捐赠给母校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塞尔登中国地图》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摘编自(加)卜正民著《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简析这幅地图流传到英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判断这幅地图为中国人所绘制的依据,以及该地图的意义。
2023-06-10更新 | 6411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从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将北美土著居民划分为“高贵的野蛮人”和“邪恶的野蛮人”,20世纪以来,伴随着对多元文化与环境保护的重视,印第安人形象又变身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印第安人”。这种现象(     
A.反映文化的剧烈冲突B.充斥着对印第安人的歧视与污蔑
C.基于长期的文化偏见D.说明对印第安人的认识逐渐客观
2023-01-10更新 | 1438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603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马六甲伏击了葡萄牙船只,并将此船连同货物一起拍卖。葡萄牙将此事上诉欧洲海事法庭。格劳秀斯撰写了《论捕获法》为荷兰辩护,指出葡萄牙阻止正当的海上商业活动,进而损害了在东印度的各国商人利益。据此可知(       
A.国际法维护了各国利益B.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受到冲击
C.旧的国际秩序受到挑战D.亚洲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焦点
2023-04-20更新 | 1072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24·山东德州·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7世纪中期,西欧出版了各种类型新式地图与地图集,甚至传统书商也开始在书籍中添加一些地图插页或者封面,配合这一时期流行的冒险故事和游记文学。这主要是因为(     
A.外部空间知识的更新B.商业革命的兴起
C.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D.印刷技术的传入
2024-03-13更新 | 848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劳伦新·詹姆斯所著《大英帝国的崛起与裘落》一书的目录:

第一部分   绝佳的机会1600—1689
第二部分   坚持与征服 1689—1815
第三部分   日益强大的贸易1815—1914
第四部分   “帝国时代的终结1914—1945
第五部分   日落斜阳1945—1998
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挖掘不同时段标题的内涵,选择其中一个部分,为其编写三个子目,并阐述理由。(要求:所编写的子目须与作者划定时段的时代主旨内涵一致,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理由充分)
2023-04-28更新 | 771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2019-01-30更新 | 4302次组卷 | 6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2019-01-30更新 | 3505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如图是16—17世纪英格兰南部地租和主要产品价格指数变化曲线(以1510年为100)。这幅图反映出英国当时(     
A.对外贸易迅速发展B.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C.社会转型进程加快D.农业丧失主导地位
9 . 对下图中1540年以后英国麦价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大量金银流入西欧引发了物价上涨B.资本主义农场经营增加了粮食产量
C.近代工厂的兴起导致原料需求增加D.高产作物促进英国的人口大量增长
2023-11-09更新 | 322次组卷 | 4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作者认为新航路的开辟(     
A.推动近代社会转型B.引发欧洲商业革命
C.引发欧洲价格革命D.促使商业格局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