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一位意大利诗人曾写到: “我的同伴们……你们被赋予了一种天性,并且拥有一种无可估量的尊严和了不起的命运,让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服从于你的统治和命令,在河里、在海中、在天堂让道德成为我们的首要目标。”这反映了诗人(       
A.追求民主权力B.强调人定胜天
C.遵从自然规律D.倡导人性解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1世纪,意大利北部城市博洛尼亚聚集了众多学者集中研究法律。14世纪时,这里又迎来了大批逻辑学、天文学、医学、哲学、算术、修辞学以及语法学的学者,使其艺术和文化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这根源(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B.人文主义思潮的高涨
C.城市自治运动的迅猛发展D.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欧洲某场运动“冲击和涤荡着被动、冷漠、消极和墨守成规的情绪”,使“优雅代替了唐突,热情取代了冷漠,高贵替换了卑微,清醒代替了混沌,总之,亮丽的生命取代了忧郁的生命”。这场运动(       
A.形成了理性化的思维方式B.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王权
C.有利于推动欧洲文化转型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024-01-20更新 | 607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4月自拟模拟(7)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直到12世纪前后,中世纪的艺术还未涉及儿童,也没有表现他们的意愿……15、16世纪,意大利出现了很多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世俗画,儿童逐渐被发现。17世纪以后,现代家庭观念在欧洲出现,孩子被看作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父母亲自抚育孩子、重视培养亲子关系、关注子女教育成为当时英国的新风气。18世纪,卢梭在“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放儿童,尊重儿童”口号,其教育学著作《爱弥儿》打开了科学研究儿童的大门。

——摘编自[法]菲力浦·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

材料二:图1、图2是近现代两部电影中的场景。图1是电影《雾都孤儿》(1922年)剧照,同名小说1838年出版,图片所示为奥利弗等童工在拆麻绳;图2是秀兰·邓波儿主演的电影《卷头发》(1935年)剧照,图片所示为美国孤儿院的午餐时刻。

图1 电影《雾都孤儿》剧照               图2电影《卷头发》剧照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儿童”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认为:“真正的高贵存在于社会各个阶层,从显赫富人到农夫、工匠、武士。”蒙特马尼诺提出:“在良好的共和国里,个人拥有的荣耀和地位不会根据其家世宗族的高贵来论定。”这些主张的提出反映了当时(     
A.民众道德水平的提高B.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西欧社会结构的变动D.自由平等政治理念初步实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阿格斯提诺·利弗(1473~1546年)提出了美的自然主义理论。他认为美就是自然的东西,他不断地发明新技术,从而接近了艺术的主要目标,即摹仿自然。而达·芬奇认为“画家要完成自己的作品必须考虑十个不同于雕塑家的主题:光、影、色彩....位置、距离、移动及其他”。这反映出(       
A.人类自我意识开始觉醒B.近代人文思想还带有神学印记
C.非宗教的理性时代来临D.人文主义推动近代科技的发展
2024-01-10更新 | 18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423年,意大利教育家维多里诺创办了一所宫廷学校,称“快乐之家”。维多里诺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在他的学校里,学生们通过团体游戏激发责任感;在音乐、舞蹈和唱赞美诗等活动中,发展学生主动积极活泼的天性。据此可知,维多里诺的教育(     
A.旨在助推社会阶层的流动B.摆脱了神学思想束缚
C.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D.成为培养贵族的阵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450年,德国古登堡发明了印刷机。此后,书籍数量迅速增加。据估计,此后半个世纪,欧洲书籍印刷量达到50万册,其中罗马法学家,政治家西塞罗的作品最受欢迎。此外,古希腊作家的作品也大量涌入市场,这要归功于威尼斯印刷商马努斯。上述现象说明(     
A.经济发展需要古典法律复兴B.阶级变化引发民主精神传播
C.技术进步推动思想解放进程D.东学西传促进人文思想兴起
2023-11-24更新 | 330次组卷 | 4卷引用: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历史试题(河北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启蒙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复古为解放”的形式;另一种是反传统的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无论是“复古”的形式还是反传统的形式,都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的土壤进行“随心所欲地创造”,但又都必须和应该达到改造传统、开创新的时代精神的目的。

——摘编自汪澍白《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学说讨论会论文选上·启蒙运动的曲折道路》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近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0 .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指出,君主“应当使公民得到鼓励,让他们能确信在商业、农业及其他方方面面能够安心从业,不致因为害怕被剥夺而不愿增殖财富”,这一主张(     
A.表达了对天主教的厌恶B.成为民主革命的理论武器
C.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诉求D.歌颂古代君主的丰功伟绩
2023-11-22更新 | 21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