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语境下,时序意识的表现之一就是在时间的背景下把握历史的变迁与延续、原因与结果。

下面所示为世界近代史上的若干关键词。

“全球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据郭梦羽《历史时空观念素养提升路径研究》等整理

从材料中任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关键词,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
2024-05-0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经历重大转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4世纪中期的意大利;薄伽丘小说的“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是对古典拉丁文化的直接挑战,也是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在对教会和君主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嘲弄过程中,薄伽丘实现了为市民阶级价值观念张目的人文关怀主题。

——张缵、江宁康《文艺复兴与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嬗变》

材料二   路德认为,只有信仰基督,才可得到上帝的恩典……只要心存信仰,人的获救就无需教士的中介作用,不必求助教皇和教会……路德新教所推崇的权威《圣经》,也不是如天主教解释的那样,是一本只有教皇可以解释的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教条主义的经典,而是一本人人可以阅读和解释的,并在其中得到人与上帝交流的福音书。

——李平晔《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   孟德斯鸠不但抨击暴君政体,而且他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政的出现。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据材料一,归纳薄伽丘小说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薄伽丘小说产生的经济根源;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具体办法”;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4—18世纪欧洲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内容的变化。
2024-05-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时期,当政者热衷于建造各种大型娱乐设施,如座位达25.5万个的大型竞技场、可供1600人同时洗浴的浴池等;为获得民众的支持,当政者还会举办各种与农事活动相关联的节日和赛会,如农神节、牧神节、平民赛会、谷神赛会、酒神赛会等。公元3世纪中叶时,罗马城每年有177天在举办各种赛会。罗马娱乐活动最受欢迎的是竞技性活动,主要有角斗士间的角斗及角斗士与猛兽的搏斗。罗马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但在战争与掠夺中走上了殖民化的帝国之路,并形成了以公民为主体的寄生性城市文明。

——摘编自马新、陈树淑《汉朝与罗马娱乐生活之比较兼论汉朝与罗马文明基因之差异》

材料二   16世纪之前,英国戏剧的基本类型为宗教剧,旨在表现上帝的“全知全能”。

而到了16世纪,乡绅、商人等中间阶层兴起,手工艺人、仆人等一般平民的收入也增加了很多,许多平民还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除了财富的增长与分布,还有长期的和平,外国文学和外出旅行的增多。以上原因使观众对戏剧提出了新要求,全新的人文主义戏剧应运而生。新剧中既有反映新兴阶层的人们追求财富的《马尔他岛的犹太人》,也有反对蒙昧、提倡理性的《浮士德》。人文主义戏剧的集大成者无疑是莎士比亚。到了16世纪,英国体育活动的内容更加复杂,形式更加多样,且大众参与度更高了。除了中世纪流行的骑马、游泳等运动外,还出现了足球、手球、网球、保龄球、曲棍球等新兴运动项目,除了斗鸡,各地还流行斗狗、斗熊等娱乐活动,更多民众学习和跟风王室贵族项目——架鹰打猎、阅读英文翻译的《圣经》,感受新兴英国的繁荣。

——摘编自沈迪《16世纪英国的文娱活动概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娱乐生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6世纪娱乐生活的变化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娱乐活动的共性因素。
2024-05-0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诊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6世纪英国基督学者廷代尔在翻译《圣经》时,多次直接使用上帝的名字“Jehovah”,而非全部使用显示万能的尊称“Lord”;此外他还将原希腊语中的“agape”(基督之爱)和“caritasor”(仁慈之爱)直译成通俗化的“love”。廷代尔的这一举措(     
A.意在构建新的宗教体系B.促进了民众精神的自由
C.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D.洋溢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首次提出教育有智育和德育两大基本任务。他将人的学习时段划分为幼儿、小学、中学、大学4个时期,各以6年为限,并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原则,如班级授课制、分科教学法等。夸美纽斯的教育观点体现了(     
A.近代科学兴起B.理性主义精神C.人文主义思想D.教育体系完善
2024-04-2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诊断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特征,就是发现了人。人文主义者主张在上帝创造的世界中,只有人才是最高贵的,“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他们认为,上帝既然赋予了人的意志自由,人就有自己的意愿和选择的自由,就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人文主义者还大力揭露和批判天主教会的腐败、愚昧和它所宣扬的禁欲主义思想,提倡追求人的现实世俗的幸福生活。

——摘编自张国臣《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内涵》

材料二   启蒙运动者自视为新社会秩序的布道人。他们将自己想象成批判和改革的化身,创造了经典的反教皇至上主义,独立、理性、持续和全方位的批判主义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系统化发展。启蒙运动最伟大的政治意义还在于给未来留下的遗产,它明确并发展了后世所称的“自由主义”所要求的很多关键主张。

——摘编自【英】罗伯茨《大加速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所理解的“人”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者的主张并简述启蒙运动的影响。
2024-04-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图是选自《意大利诗选》中彼特拉克写的一首诗(部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我象往常一样在悲思中写作,
鸟儿的轻诉和树叶的微语
在我耳边缭绕,
一条小河,傍依着两岸鲜花
在和风细浪中畅怀欢笑……
A.人文主义者对现实人生的肯定和赞美B.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对教权的猛烈批判
C.当时人们对“理性王国”的不懈追求D.浪漫主义是知识分子感情抒发的方式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的时代”,是契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醉的, 可怕的时代, 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引自(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二

教士主持解除婚姻的场面                                                                    中古西欧的城市

        中古西欧大学的分布                                                                                   骑士文学
阅读材料一,并观察材料二中的四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欧洲中世纪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章基督教神权的建立与民族国家的兴起

第二章中古以后的欧洲宗教改革

第三章欧洲启蒙运动的来龙去脉

第四章宗教革命开启了近代西方民主社会

第五章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第六章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

第八章从人权平等观念走向民主政治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确实为思想界带来一次大解放,称得上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与中世纪的一场大决裂。从此,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上帝的立足之地日益缩小。人类开始向自然挑战,向神学挑战,向人类本身挑战。

——摘编自仓理新《书籍传播与社会发展:出版产业的文化社会学研究》

材料二   世界观的重大变革确实是从哥白尼革命开始的。希腊人以及中世纪的宇宙观,是一个层层相套的有限的球体,地球则居宇宙的中心。哥白尼用太阳取代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所有的行星包括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转动。近代思想的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就在于从有限封闭的世界,走向一个无限的宇宙。……这场宇宙论革命,既是天文学的也是人类学的,既带来了世界图景的改变,也导致了欧洲心灵的重建。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三   工业社会中劳动者为什么经历巨大的苦难,原因是他们受到了资本家的剥削。这句话以前也有其他人说过,但马克思找到了剥削的秘密,那就是剩余价值。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个问题的解决为起点,并以此为中心的。剩余价值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经济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趋势,提出“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摘编自《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等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如何“向神学挑战”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哥白尼的宇宙观。结合所学,概括“这场宇宙论革命”在近代思想领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找到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结合所学,分别写出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经济学基础和提出“两个必然”科学论断的著作名称,用一句话概括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斗争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