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西欧学者与艺术家以崭新的活力,力图恢复正统的古代遗存,即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艺术成就,以促进正统的古代文明重生。那时,学者们对先前几千年所包含的几乎每个世纪都进行了研究。16世纪上半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灵感激发了文学、艺术和知识的变革。这场变革从意大利兴起,迅速传播欧洲,形成传统上所说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整个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对基督教文化产生了持久的影响,激起欧洲人对更大世界的兴趣。

材料二   在中国,1644年从明到清的朝代更迭刺激了儒学的复兴。王夫之赞美11世纪儒家的价值观,并梦想在人间恢复“天道”。顾炎武疏远新王朝,转向儒学的生活理念。他像任何一位欧洲坚定的文艺复兴大师一样,致力于寻找古代遗存,他和他的学者同仁有意识地保护那时的古代遗存,以防它们被侵蚀、损坏和遗忘。这场中国的儒学复兴本质上类似于欧洲的文艺复兴,但却没能发挥同样作用。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的儒学复兴“没能发挥同样作用”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现代社会学家大卫·理斯曼把资本主义社会自产生以来到20世纪40年代的发展过程区分为两个不同阶段的革命,“第一次革命在过去的400年里荡涤了统治人类大部分历史的以家庭或家族为核心的传统生活。这次革命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工业革命以及17、18、19世纪的政治革命等。这次革命仍在进行中……”他所谓的第二次革命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兴起的消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正是第一次革命的兴盛时期。1844年之后,马克思通过整合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思潮,描述了从中世纪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过程。

——摘编自仰海峰《马克思的社会转型思想》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社会转型”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予以简要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5世纪,意大利文化领域百花竞放,出现了“言必称古典”的局面。当时的先进人士将“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理想,蔑视宗教禁欲主义和封建门第观念,力求成为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人。这一局面(     
A.导致了复古思潮的泛滥B.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追求
C.使人们摆脱了宗教束缚D.践行了理性主义的精神
2023-07-17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348年,黑死病传遍欧洲,无计可施的市民举行盛大游行,向上帝忏悔,结果使更多的人感染瘟疫,无路可走的人们开始酗酒玩乐、日夜狂欢,用纵情享乐忘记身边的痛苦。这一变化(     
A.动摇了罗马教会在欧洲的统治B.加速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
C.体现了政府防控瘟疫能力有限D.导致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教会史家沃尔克在谈及文艺复兴时指出:“文艺复兴包含有一种从本质上看全新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强调现世生活、美和满足——强调作为人的人——而不是强调来世的天堂和地狱,也不强调作为拯救或舍弃对象的人”。由此可见,文艺复兴(       
A.否定宗教神学重建了人神的关系B.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C.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D.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到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从反对神学统治出发,主张运用自己的理智来反对教会提倡的蒙昧主义。这说明人文主义者(     
A.把建立民主政治作为目标B.具有一定理性精神
C.号召人们同教会彻底决裂D.都崇尚无神论思想
2022-07-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15世纪中期前后,一股消费的热潮开始在意大利富有的城市显贵和市民当中弥漫开来。如佛罗伦萨每年要消费掉4千头公牛和牛犊、6万头羊羔和绵羊、2万头山羊、3万头猪、5.5万加仑的酒等。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
A.成为文艺复兴中心B.深受人文精神影响
C.人们丧失宗教信仰D.旧贵族生活的腐化
2022-06-2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意大利的文化运动,其基本宗旨就是要复兴和弘扬古希腊罗马文化,由此产生了一种热衷于荷马史诗、西塞罗文风和古典艺术风格的学术潮流,即后世所称的“人文主义”。事实上,“人文主义者”一词的最初含义就是指那些精通希腊艺术和拉丁文法的学者,他们对古希腊罗马的异教文化充满了兴趣,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古典学术的研究,重现一种不同于沉闷压抑的中世纪文化的明朗欢愉的生活场景。这种主张“回到本源”的信而好古的研究风气,不仅使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把眼光从虚无漂渺的天国转向了感性快乐的现实世界,而且也在庚诚的基督徒中引起了一种重新考据、诠释基督教的原始文献(如圣经和早期教父著作)的热潮。这股释经热潮在北部欧洲的学者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摘编自赵林《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文化意义》

材料二   如果说文艺复兴主要是拉丁文化圈的一场格调高雅的精英运动,它的特点是要让基督教的神圣理想去迎合罗马教会和世俗社会的感性现实,那么宗教改革无疑是日耳曼文化圈的一场朴素无华的平民运动,它的特点则是要用基督教的圣洁理想来批判罗马教会的卑污现实。从15-16世纪的时代背景来看,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了一种新潮趋向,开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时尚;宗教改革运动却是出于明显的保守动机,主张用早期教会的纯正信仰和圣洁道德来抵制当下的各种新潮事物。然而从长远的历史效果来看,文艺复兴运动虽然倡导了人性解放,繁荣了文学艺术,营造了一派“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性辉煌,却并没有改变欧洲社会的基本格局;而宗教改革运动尽管在主观动机上非常保守,但是它所造成的客观效果却深远巨大,不仅促成了日耳曼语世界的异军突起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且推动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宪政民主的发展进程,酿成了近代欧洲社会翻天覆地的历史大变局。

——摘编自赵林《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文化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文主义”的主要内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有人直言不讳自己是自由思想家,但死亡迫临时会与教会和解;大多数学者虽痛感教皇的罪恶,但还是乐于接受教皇的聘用。这些现象说明
A.文艺复兴的发展依赖神权庇佑B.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尚未成熟
C.文艺复兴时学者缺乏虔诚信仰D.当时知识分子尚未真正觉醒
2021-05-14更新 | 810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世俗观包含幸福观、权利观、爱情婚姻观和财富观等方面。这些观念
A.受到了产业革命的冲击B.成为当时的主流价值观
C.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腐化D.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解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