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中世纪艺术家并不是一心一意要创作自然的真实写照,也不是要创作优美的东西,他们是要忠实地向教友们表达宗教故事的内容和要旨。”13—14世纪后,基督教徒不光将绘画作为描述宗教教义的工具,同时也利用绘画的审美功能来感动普通民众。这一转变表明,欧洲绘画(     
A.摆脱了传统宗教思想的影响B.具有世俗化发展趋向
C.不拘泥于对现实的刻板描摹D.注重精神意境的表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至公》。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广、有君子之德,援引了这一典故,但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这说明(     
A.文献转译曲解原著价值立场B.文明交融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C.文教推广带有个体主观经验D.文化借鉴基于特定历史语境
2023-07-10更新 | 3297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图为意大利人乔托(1266-1336年)传世名画《哀悼基督》,画中悲伤的圣母将基督挽在自己的右手臂弯,左手仿佛还在试探儿子的气息。该作品(     
   
A.反映出基督教对人精神生活的控制B.蕴含着浓郁的人文主义气息
C.体现出宗教改革对绘画艺术的影响D.说明乔托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2023-06-21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许平汝名校2023届高三考前定位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下表内容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各人文主义群体的主要构成情况。该现象根源(     
城邦贵族一些宫廷贵族、公国大公,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洛伦佐等人
新兴资产阶级薄伽丘、达·芬奇、马洛、莎士比亚等
宗教僧侣包括一些教皇、高级教士和神学家等,如教皇庇护二世、朱利鸟斯二世
A.人文主义与神学思想相平调和B.文艺复兴具有复杂性矛盾性
C.资本主义发展尚处于萌芽时期D.人文主义思潮已经走向衰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466年,佛罗伦萨商人之女纳尼娜·美迪奇的嫁妆中有一条金线刺绣花朵图案的白色丝绸锦缎常服裙,衣袖为可拆卸式,以珍珠点缀系扣。根据当时佛罗伦萨丝绸经销商的账目记载,该常服裙仅制衣成本就高达140索尔多。这折射出当时的意大利社会
A.财富增长及人性欲望得到释放B.工商业资本主义高度繁荣
C.率先冲破了教会的精神独裁D.商业中心地位坚不可摧
2023-06-07更新 | 26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襄城高中2024届高三1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西方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在其论著中谈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是由下列诸要素合力所造成的。

——摘编自马渭源《马克斯·韦伯与中西传统社会结构对比研究》

请结合西欧5-18世纪历史,从图示中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也可补充其它要素),对上述观点进行阐释说明。(选取要素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随着在半岛的领袖地位日渐稳固,这里的人民重新发现并赞美着古典时代的知识。这里的诗歌、散文和绘画在颂扬古代世界的同时,强调人类个体之高贵,赋予人上帝的形象。“这里”指的是(     
A.由多数公民掌权的雅典城邦B.横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
C.连接起东西方的阿拉伯帝国D.15世纪经济繁荣的佛罗伦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文艺复兴时期,大学图书馆、贵族图书馆、私人图书馆、教会图书馆等新型图书馆悄然诞生。图书的生产从抄写转为印刷,功能由重收藏转变为重利用;古代经典和世俗作品增多,藏书丰富并允许公众借阅。这(     
A.体现出欧洲实现了教育普及B.打破了教会的专制统治
C.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提高了普通民众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6世纪初,罗马教皇热衷于保护罗马帝国的遗迹,喜欢用壮丽的教堂和美轮美奂的宫殿来装点罗马城。他们向世俗的爱好让步,向那些不敬神的艺术家敞开大门,聘请他们设计建造大教堂和宫殿。这一现象(     
A.动摇了大主教会的统治B.反映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C.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D.宣告了理性主义的胜利
2022-11-29更新 | 65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理性”是现代性事业的根基,它的“成长史”体现出大起大落的剧烈节奏。下表是西方不同阶段有关理性的主要观点。

时期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强调“知识服务于修养”;理性(或德性)是人的本性,它要求人致力于在道德上实现自我完善
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理性致力于声张和证明的,是自己属人的特性而非属神的特性;在对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中发现了人的独立价值和尊严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用人的主动信仰证明在上帝面前尘世的价值;理性被视为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使用自己的理性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
启蒙运动时期霍布斯、洛克、卢梭似乎有一个普遍的理性一直存在在那里,等待人们去发现;而只要人们发现了理性,它就会把世间的一切秘密与疑问解答

——摘编自姚德薇《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结合材料信息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理性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8-25更新 | 654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百所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