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6世纪荷兰画家勃鲁盖尔的作品淳朴、自然,表现了荷兰为代表的北欧之社会现实,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是风俗画大师,人们称他“农民勃鲁盖尔”。据此可知(     
A.荷兰成为欧洲艺术创作的中心B.海上殖民扩张影响艺术创作
C.批判现实主义美术思潮成为主流D.文艺复兴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的折页:1606年的巴黎新桥。1606年竣工的巴黎新桥,是现代城市史上第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它比任何一条城市的街道还宽阔,还是第一座两侧没有房屋的城市大桥,任何走上新桥的人都能看到桥两侧的景色。无论巴黎人还是游客,都能站在约75英尺宽的观景台上,慢慢爱上河边的风光。在新桥两侧原本用来建房的位置,特意为行人开辟了区战。这里是垫高的,便于阻挡车辆和马车进入。今天我们称之为“人行道”。自罗马道之后,西方世界就再也没见识过这种道路,西方城市更是对其闻所未闻。此外,新桥是第一座全部铺上卵石的桥梁,而不久以后巴黎的所有街道也将如此。也不难理解,历史上首次,行人会觉得自己仿佛是这条河的主宰。新桥还是少有的真正塑造都市生活的公共工程。无论何种经济地位的巴黎人都能走出家门,来到新桥上,开始享受被宗教战争中断数十载的平静。新桥也是巴黎第一片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娱乐空间。因为不收费,任何人都能随意进出。任何人都能看到,王公贵族们突破正统的束缚,在桥上纵情欢乐。

注:断桥是个平等的社交场所。男人、女人,各个阶层的人(甚至是那些聚集在亨利四世雕像周围的贫民)每天都会在这里密切接触。

——摘编自[美]若昂·德让《巴黎—现代城市的发明》

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作为解释新桥是巴黎走向现代的起点的证据?概括说明理由。
2024-05-1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达·芬奇认为,“美,是一种聆听,来自内心,来自人对现实世界的切身感受。美,是一种自觉信仰,不屈服于任何居坐高大教堂中的红衣主教。”“绘画实际上是科学与太自然的合法女儿。”他的思想(     
A.注重追求理性与科学B.否定了教会神学主张
C.凸显美学与自然结合D.展现了人文主义理念
2024-03-16更新 | 26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弗吉里奥(1349-1420)将身体运动引入学校,认为体育教育应该培养充满世俗精神的、得到全面发展的、身心俱健的人。竞争精神被列为受教育者应该具有的一种首要品格,竞争精神的基石在人的天性之中。人具有一种渴望得到赞扬的天性。维多利诺(1378—1446)反对“灵魂的拯救只能通过对肉体的禁抑”,主张重视个体身心和谐发展。“人的发展应该包括身体的发展,理想的完全的教育因之也应包括体育在内,而不只进行心灵的训练”,即“从新的审视角度来看待受教会无端指责达千年之久的身体活动,建立正确的体育观,从而自觉地投身到体育活动之中”。

——摘编自石龙、王桂荣《西方体育人文价值的演变》等

材料二   英国思想家洛克(1632—1704)说,“三育(智育、德育和体育)并重体育为先”,英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从资产阶级进行海外竞争的需要出发,他重视体育,强调“为了我们的事业,健康对于我们是不可缺少的”,对一个民族来说,只有培养出“野兽般的体魄”,才能在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卢梭(1712—1778)指出:体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前提,其任务是使受教育者的身体获得自然的发展;体育教育应该遵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快乐健康地成长。这一思想在近代体育史上独树一帜,对后来的自然体育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赵冬等《试论三大思想文化运动对欧洲近代学校体育兴起和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体育教育观的主要内涵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启蒙运动时期体育教育观的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内容出现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如图的画作名为《群神宴》,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乔凡尼·贝利尼所作,描绘了古代神话中的众神和仙女聚会林泉之间的情景。画中盛水果和汤的瓷碗,都是中国的青花瓷。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       

A.古罗马与中国已经建立直接的商贸往来B.画作利用中国的物质元素表达时代精神
C.阿拉伯商人在亚、欧之间从事中介贸易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处于入超地位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直到12世纪前后,中世纪的艺术还未涉及儿童,也没有表现他们的意愿。我们宁愿认为,这是儿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地位的表现。从罗马程式的世界到13世纪末,儿童没有自身的特点,只是身材缩小的成人。1516世纪,意大利出现了很多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世俗画,儿童逐渐被发现。17世纪以后,现代家庭观念在欧洲出现,孩子被看作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父母亲自抚育孩子、重视培养亲子关系、关注子女教育成为当时英国的新风气。18世纪,卢梭在“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放儿童,尊重儿童”口号,其教育学著作《爱弥儿》打开了科学研究儿童的大门。

——摘编自[]菲力浦·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

材料二 1、图2是近现代两部电影中的场景。图1是电影《雾都孤儿》(1922年)剧照,同名小说1838年出版,图片所示为奥利弗等童工在拆麻绳;图2是秀兰·邓波儿主演的电影《卷头发》(1935年)剧照,图片所示为美国孤儿院的午餐时刻。


      
                    图1     电影《雾都孤儿》剧照                                                                 图2       电影《卷头发》剧照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儿童地位的变化”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图2反映的儿童的不同生存状况并给出合理解释,评估图片中电影场景的史料价值。
2023-11-07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6至17世纪,英国艺术、文学、戏剧、音乐和科学等领域都获得了重大发展。莎士比亚的作品堪称经典之作;女性也在社会地位和文学创作方面崛起,出现了如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和艾米莉·勃朗特等杰出女性。这说明此时英国(     
A.成为文艺复兴中心B.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C.对外学术交流频繁D.引领欧洲文化潮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据如表可知,文艺复兴(     
代表人物国别代表作创作时间
但丁意大利《神曲》1307—1321年
彼得拉克意大利《歌集》1348年左右
薄伽丘意大利《十日谈》1350—1353年
乔托意大利《犹大之吻》1305—1308年
伊拉斯谟荷兰《愚人颂》1509年
拉伯雷法国《巨人传》1532—1564年
莎士比亚英国《哈姆雷特》1599—1602年
A.中心发生转移B.在欧洲得到扩展C.艺术成就丰硕D.涉及的范围广泛
2023-09-27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受教育的女子在各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在政治上,她们表现了统治的才能;在道德上,她们融会了自由、礼貌与虔敬;在艺术上,她们蕴涵的女性美,表现在许多的圣母像上;在文学上,她们的家居和愉快的生活,成为诗人与学者描写的对象。这反映出,当时的意大利(     
A.人文主义深入人心B.平等观念成为主流
C.教育改变社会面貌D.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图是14世纪意大利画家乔托的作品——《哀悼基督》。乔托改变了14世纪以前基督圣像画家沿袭着传统程式且缺乏艺术特性的作画,而是在其作品中追求个性,使画家的名字与作品风格绑定在一起,因此广受好评。这一转变反映了(     

乔托《哀悼基督》
A.对基督教教义的深刻反思B.教会的精神束缚有所加强
C.宽容的世俗文化渐趋流行D.艺术创作呈现商品化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