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2017·全国·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中国外国
1415世纪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2-08-19更新 | 2117次组卷 | 49卷引用: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新课标卷)-第42题
2 . 1558年德国莱比锡大学规定的学程如下:第一学期(半年)学习希腊和拉丁文法、辩证法和诗歌;第二学期继续学习拉丁文法和辩证法,另外增加修辞学;第三学期在学习诗歌和修辞学之外,再加学物理学和数学。然后对各学科进行考试,通过者获得学士学位。这些规定(  )
A.提升了普通民众的科学素养B.有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
C.使启蒙运动的走向得以改变D.标志着近代教育的开端
2021-09-06更新 | 27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摘编自马龙闪、王维《世界历史: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材料二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是如何丰富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的?
2021-08-1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4讲欧洲思想解放运动
4 . 1511年,伊拉斯谟出版《愚人颂》,成为欧洲各国的畅销书。“愚人”是中世纪寓意文学中的一个人格化、形象化的概念,作者借“愚人”之口嘲笑当时的僧侣、神学家、君主和贵族。《愚人颂》的问世
A.重塑了古希腊文化的理想和精神B.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
C.引发了一场反对封建秩序的革命D.为德国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与12至13世纪的欧洲人不同,中世纪后期欧洲人重视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成功。这种做法形成了一种理想:成为“通才”,即通过个人天赋和后天努力通晓各种领域的知识并获得名望的人。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欧洲人
A.崇尚自由民主B.猛烈抨击封建专制统治
C.关注个人价值D.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2021-06-01更新 | 723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专题1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6 . 有学者认为,15—16世纪的西方既不像17世纪那样是一个充满了怀疑态度和经验气质的时代,也不像18世纪那样是一个富有批判意识和理性精神的时代,而仍然像中世纪一样是一个崇拜权威的时代,只不过把崇拜的对象从中世纪推向古代罢了。据此可知
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性的觉醒B.当时英国科学成就辉煌
C.意大利文化呈现深沉的理性精神D.西欧基督教的权威确立
7 . 意大利拉斐尔与明代唐寅都是15世纪向16世纪过渡时期的绘画大师。唐寅开创了“削肩仕女图”,作品中的仕女肩若削成,腰如丝索,呈现出男权下女性的抑郁与柔弱。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则被诠释成一位慈祥的母亲,美丽、端庄、温和动人。据此可知两者的作品都
A.是资本主义经济在艺术上的反映B.使用了相同的绘画工具和材质
C.反映出画家具有人文主义的情怀D.体现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021·江苏盐城·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有人直言不讳自己是自由思想家,但死亡迫临时会与教会和解;大多数学者虽痛感教皇的罪恶,但还是乐于接受教皇的聘用。这些现象说明
A.文艺复兴的发展依赖神权庇佑B.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尚未成熟
C.文艺复兴时学者缺乏虔诚信仰D.当时知识分子尚未真正觉醒
2021-05-14更新 | 810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1期)-专题1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5世纪,艺术家多纳泰罗创作了青铜雕像《大卫》。大卫原本是圣经中的英雄,却被多纳泰罗塑造成了一个可爱的牧童形象:他右手握剑,脚踩敌人头颅,体态几乎完全是古希腊风格,显得自然放松。然而他的表情却表现出复杂的心理状态:目光并未对准敌人的头颅,而是对准了自己的身体。这反映出
A.人们思想解放的必要性B.复古减少了艺术创作的阻力
C.艺术家代表资产阶级利益D.人们对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
10 . 某同学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作出如下设计。
主题史实核心
经济体制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阐释: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经济政治危机,苏俄(联)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等经济手段,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成功探索。

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改变自由放任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发展,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请参照上述范例,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拟定一个主题,完成一份探究设计。(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主题史实核心

阐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