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杰出人物与时代发展

人类历史群星闪耀,杰出人物作为时代的产物,也推动了时代文化进步。


(1)将图片人物与他们的成就匹配。(填写字母)
            
A.苏格拉底            B.伏尔泰             C.哥白尼            D.但丁
               

E.拿破仑       F.亚历山大            G.哥伦布            H.穆罕默德


___反思雅典政治,奠定西方哲学基础。
___建立新的宇宙观,科学革命精神得到肯定。
___颁布法典,维护革命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___创立伊斯兰教,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___开辟从欧洲前往美洲的新航路。
___主张天赋人权,反映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___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
___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促成东西文化交流。
(2)“.......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单选)
A.宗教改革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D.空想社会主义

但丁在《神曲》里写道:

圣殿变成了兽窟,法衣也变为了装满罪恶面粉的麻袋,人是赋有自由意志的,这是上帝给予人最伟大的赠品。


(3)但丁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他产生这一思想的原因有哪些?
(4)任选第10题中的一位人物,运用所学知识和上述内容谈谈杰出人物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2024-01-1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合格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梁启超认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下列对“古学复兴”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B.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
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
2024-01-1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田家炳高级中学友好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湖北·期中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4世纪,古登堡发明设计了一种带有螺丝机械装置的平压印刷机。他运用这些技术印刷《圣经》和《诗篇》。印刷术获得了迅速的成功。1476年,希腊文本在伦巴第印刷;1500年,“罗马体”和“斜体”文字在威尼斯流行起来,与莱茵兰的“哥特体”形成竞争并逐渐取而代之。人们可以得到未被删节的文本,这些文本也不再掺杂原先不可避免地附带着的经院式、教规式的注解。人们现在有了可供沉思的《圣经》,尽管在其页边还存留着源于无知的错误。德语版《圣经》的编辑成书是在1466年,意大利语版在1471年,荷兰语版在1477年,卡斯提尔语版在1485年,而法语版则是在1487年。中世纪的文盲因此得以在每一个知识的源泉中畅饮。

——摘编自福西耶《剑桥插图中世纪史(1250—152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5世纪末欧洲印刷业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5世纪欧洲印刷业发展的影响。
2023-11-18更新 | 7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直到12世纪前后,中世纪的艺术还未涉及儿童,也没有表现他们的意愿。我们宁愿认为,这是儿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地位的表现。从罗马程式的世界到13世纪末,儿童没有自身的特点,只是身材缩小的成人。15、16世纪,意大利出现了很多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世俗画,儿童逐渐被发现。17世纪以后,现代家庭观念在欧洲出现,孩子被看做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父母亲自抚育孩子、重视培养亲子关系、关注子女教育成为当时英国的新风气。18世纪,卢梭在“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放儿童,尊重儿童”口号,其教育学著作《爱弥儿》打开了科学研究儿童的大门。

——摘编自[法]菲力浦·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

材料二图1、图2是近现代两部电影中的场景。图1是电影《雾都孤儿》(1922年)剧照,同名小说1838年出版,图片所示为奥利弗等童工在拆麻绳;图2是秀兰·邓波儿主演的电影《卷头发》(1935年)剧照,图片所示为美国孤儿院的午餐时刻。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15世纪以来“儿童逐渐被发现”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5、图6反映的儿童的不同生存状况并给出合理解释,评估图片中电影场景的史料价值。
2023-09-10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滥觞于意大利,这并非偶然,因为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但是也必须看到:意大利之所以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还有其他原因。……定居于这些富裕城市中的,有不少博学多识的学者,对古代罗马文化深感兴趣。这些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豪商巨贾,对来自各方的诗人、学者、艺术家,竞相延纳,加以庇护。……意大利有一个独特的文化环境,在这里留下了不少古代罗马的建筑遗址,足以引人抒发思古之幽情。承袭罗马帝国东半壁的拜占庭这时在唤醒意大利人鉴赏古典希腊文化方面也起了独特的作用。……对希腊古典著作及艺术的研究与鉴赏,在意大利更蔚然成风。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二   (启蒙运动思想家)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美国联邦政府权力结构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文艺复兴首先发生于意大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国家权力的特点及其理论渊源。
2023-12-1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镇雄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整理自【英】安格斯·麦迪森著《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二   15世纪中叶,欧洲总人口为4.5千万或5千万(即相当于瘟疫前人口高峰值的2/3)。1800年,欧洲人口已增至近2亿。到1850年为止,半数以上的居民居住在2000人以上的城镇,到1900年这个比例上升到3/419世纪欧洲人口是以前的两倍多,而其他地区仅增加了近20%。20世纪,情况则相反,欧洲人口增长放慢,而世界其他地区人口却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加速增长。

——摘编自【美】尤多·卡龙梅等著《世界经济简史》

(1)指出材料一中欧洲人口的变化,并结合材料二说明导致其中人口下降的主要历史因素。
(2)概括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欧洲人口增长的原因。
2023-11-2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4届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思想启蒙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文主义的特点: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众多奇妙造物中最奇妙的”。人文主义者并没有否定上帝的至高无上地位,但他们关注的焦点由上帝而转向了人……二是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尘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积极地生活。他们赞美爱情,歌颂创造,追求平等自由,肯定财富占有,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

——摘编自徐国辉《论彼特拉克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16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这些内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国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诉求。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析“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有何意义?
8 . 【李大钊与史学研究】

材料   李大钊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者之一,在阐释、传播唯物史观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16年,李大钊曾撰写《民彝与政治》一文,认为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在历史运动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后来,他还写了《庶民的胜利》《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等文章。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指出“历史的唯物论者,既把种种社会现象不同的原因,总约为经济的原因,更依社会学上竞争的法则,认许多组成历史明显的社会事实,只是那直接,间接,或多,或少,各殊异阶级间团体竞争所表现的结果。他们所以牵入这竞争中的缘故,全由于他们自己特殊经济上的动机。”。1920年,李大钊撰写《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指出“凡一时代,经济上若发生了变动,思想上也必发生变动。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中国史学史》

阅读材料,任选中外历史上的一个史事(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运用材料中李大钊阐释的唯物史观进行解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相信世风日下的现状与政体无关,认为君主制与共和制的差异并不是政治共同体运转良好与否的原因,政治统治的正当性取决于执政者能否以被统治者的利益和福祉为先。这反映出当时人文主义者(       
A.肯定开明君主制有其社会基础B.以理性思维审视政治体制
C.认为政治近代化转型动力不足D.尚未与封建专制制度决裂
2023-02-01更新 | 398次组卷 | 1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追逐奢侈的消费风潮从贵族特权阶层逐步传递至城市富裕的商人阶层,乃至普通手工业者。尤其是对奢华服饰的痴迷和时尚潮流的追逐简直成了一场不折不扣的全民狂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意大利的统一 ②人文主义的影响 ③新教伦理的教化功能 ④城市自治的推动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3-03-26更新 | 297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