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2024-03-27更新 | 203次组卷 | 117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省兴宁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科)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法国斯特拉斯堡各类印刷出版物所占百分比的数据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主要表明(     

宗教书籍

古典书籍(哲学、文学、艺术等)

其他(占星术、几何、代数等)

15世纪末

60%

10%

30%

16世纪初

27%

33%

40%

A.欧洲宗教意识日趋淡薄B.古典作品受到广泛关注
C.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扩大D.法国成为欧洲文化中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在欧洲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种几乎是纯粹的世俗观念,在主要的思想家们看来,人生已不再是为寻求来世归宿的一个短暂的准备阶段”。这应归功于(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启蒙运动
2023-08-15更新 | 70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的共性主要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        ②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③发挥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023-08-11更新 | 68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3-2014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民族国家的形成”、“文艺复兴”这些关键词描绘的西欧社会处于(     
A.12﹣13世纪B.14﹣16世纪
C.17﹣18世纪D.19﹣20世纪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讽今’的意思”。

——摘自叶廷芳《十八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实现的。马丁路德的这种新的恩典说在基督徒与上帝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

——摘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

材料三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中文版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什么,概况新兴资产阶级“借古讽今”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在内容上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中国外国
1415世纪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2-08-19更新 | 2139次组卷 | 49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湟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中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在思想领域出现一股批判思潮,直指当时政治制度、思想和学术风气。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顺应时代发展,提出一些新主张,给当时思想界注入崭新气息,给后世以深刻启迪。


(1)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思潮主要批判对象和反映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从14世纪到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经历了一场场风暴的洗礼,因世界在风暴中遭到猛烈打击,新生活观、宗教观、政治观形成,思想家们对未来社会提出了新的制度和理论构想。一个新世界逐渐在人民头脑中形成,并在实践中显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思想领域经历了哪几次风暴?并具体说明思想家们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3)结合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和欧洲思想领域出现的共同特征。
2022-08-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14、15世纪的意大利是欧洲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许多意大利城市就建立在古罗马建筑的废墟之上。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A.有较好的历史文化基础B.推动了意大利文化的发展
C.打击了罗马教皇的统治D.推动了意大利城市的发展
2022-08-0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之所以说“文艺复兴使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是因为这场运动(     
A.冲击了神学思想束缚B.倡导新教,挑战教皇的权威
C.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D.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