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德国宗教改革旨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拯救人的钥匙不操纵在教会手中,而掌握在人的自身,只有人的自身以及由人自身而获知的信念才是拯救人的力量……。材料体现的观点是(     
A.否定了宗教信仰所具有的作用B.永生与永罚等都是教会决定的
C.肯定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D.提倡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2023-10-02更新 | 118次组卷 | 36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该思想主张灵魂的得救不能靠向教会购买赎罪券,也无需教士作为中介,只能靠自己虔诚的信仰。该思想的提出(       
A.加强了教会的宗教权威B.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冲击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实现了教徒的思想自由
2023-09-16更新 | 190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平煤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为推动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用德语翻译了《圣经》,路德也因此成为“德语规则的起草人”。德国诗人海涅对此评价:“这种书面语言今天仍盛行于德国,并赋予这个政治上、宗教上四分五裂的国家,以一种语言上的统一。”这表明(     
A.语言的统一有利于宗教信仰的统一B.宗教信仰统一有助于增强国家认同
C.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D.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发展
2023-07-24更新 | 284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圣经》学者威索尔首次提出,《圣经》的权威在罗马教皇之上,只有上帝才能赦罪,人只能靠信仰,通过与上帝的直接交往而得救。这一主张(     
A.挑战了天主教会的权威B.立足于社会的底层群体
C.否定了宗教存在的必要D.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2023-02-2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国王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国王)的归凯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国王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国王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国王的权力
D.国王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2022-04-20更新 | 231次组卷 | 75卷引用:2012-2013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牙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具有尚古之风的文艺复兴传到德国后,其突出特征是对《圣经》的历史研究,人文主义者开始对天主教会的正统性产生了质疑。马丁·路德主要依靠《圣经》和以奥古斯丁为首的教父著作,他所使用的是阿默巴赫版本的奥古斯丁著作,这是人文主义的优秀成果。这表明( )
A.宗教改革深受文艺复兴影响B.文艺复兴摧毁了教会的权威
C.人文主义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D.马丁·路德的《圣经》译本受到普遍欢迎
7 . 马丁·路德认为: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是真正的基督教或是真正的信徒,那么王公、刀剑和法律就都是不必要的了;由于现实中存在不公道的人,因此他们应受到法律的强制和刀剑的惩罚。因此他主张
A.以教会权力取代世俗权力B.以暴力形式反抗罗马教会
C.基督徒应该服从世俗权力D.建立民族国家的独立教会
8 . 16世纪中国的王阳明强调“发明本心”,靠内心自我反省;西方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强调“信仰即可得救”。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
A.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B.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C.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021-05-25更新 | 365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路德认为上帝设立了两个王国:一个是属灵王国,即教会。在属灵王国,人是完全自由的;一个是俗世王国,即国家。在俗世王国,人是国王受管辖的。二者都是上帝的王国,但两者是完全独立的。路德此言论意在
A.维护君主专制B.阐明国家与教会关系
C.倡导信仰自由D.驳斥教权至上的观点
2021-05-10更新 | 2021次组卷 | 28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这个数目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l倍。天主教会宣称,人若要得救,必须以教会为中介。……(教会)声称只要购买赎罪券,上帝就可以赦免他本人及其亲属的罪。

材料二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扣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订,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

材料三   加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士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唯-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简要概括路德改革与卡尔文改革的相同点,并指出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你认为材料二谁的思想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为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欧洲宗教改革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021-04-1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