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在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入学者基本不受国别地域、意识形态的影响。16世纪中期以来,欧洲不少国家或地区要求大学入学者,不但要宣布效忠于本地教会。必须效忠于世俗统治者。这一变化导致(     
A.世俗王权与神双冲突加剧B.宗教改革成果遭到削弱
C.欧洲地区的文化交流受限D.大学办学模式开始转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考察,为了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人们往往通过三种方式对社会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治理的目标:第一种是神学的宗教控制,即神治:第二种是宗法的道德控制,即人治;第三种是理性的法律控制,即法治。在以上治理模式中,神治往往与人治、法治相伴始终。

——摘编自李静《社会转型期稳定问题历史回溯与当代审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566年,英国议会下院在没有告知伊丽莎白一世的情况下,通过了确定新教教义的《三十九条信纲》。伊丽莎白一世否决了该法案。并要求上院不再审议。这是因为下院的做法(     
A.支持了宗教改革B.否定了贵族特权
C.挑战了国王权威D.动摇了教会地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时,老师要求本课学习要注重“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并提供了“人文主义”“资本主义”“民族主义”三个探究主题。

请你按老师要求任选一个主题,就本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启蒙运动”四个子目阐述其内在关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685年之后,成千上万的法国新教徒避难者移居英国。他们带了新技术,钟表制造商向英国人传授了钟和表的制造工艺,来自低地国家的流亡者给诺威奇带来了“新织物”的技术,法国玻璃制造商在英国创立了窗户玻璃制造业。这反映出,当时(  )
A.英国与法国综合实力差距拉大B.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
C.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D.宗教改革助推英国经济的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布罗代尔的说法,从15世纪到18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使“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不妨把认识和信仰的关系的变化,分成以下四段:

第一段(中世纪)认识是完全服从于信仰的,上帝决定一切,认识没有独立于信仰的功能。
第二段(中世纪后期)渐渐地,认识脱离了信仰。起先是不自觉地脱离,这个过程很长,像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这类科学家都是不自觉地使认识脱离信仰的。
第三段(16世纪)物理学和神学实际上分开了,马克思说笛卡尔搞物理学时是唯物的,讲神学时又是唯心的。列宁说莱布尼茨是通过神学接近了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原则。马克思和列宁这样说,都是要说明,笛卡尔和他的继承者比哥白尼等更进一步使认识脱离了信仰。不过,他们也还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
第四段(17-18世纪)比较自觉地把认识和信仰分开。就像康德所建议的,在大学里把宗教教育交给神学系,而另立哲学系“作为神学系的反对派”。

——摘编自陈乐民、周弘著《欧洲文明的进程》

根据材料,指出15-18世纪欧洲思想革命进程中的一个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文艺复兴运动借助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进行人性的解放,而宗教改革则是借助于基督教原始教义表达人文主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A.两者都否认宗教存在的合理性B.斗争矛头都直指封建制度
C.后者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D.前者一贯歌颂人性的本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518年,教皇传讯路德到罗马接受审判。萨克森选侯出面干预,将审讯地点改到奥格斯堡,使路德免遭迫害。1519年6月,路德同神学教授艾克就基督教重大问题展开辩论,许多诸侯致信路德,鼓励他坚持到底,决不动摇。这表明当时德意志(     
A.人文主义兴起B.启蒙思想传播C.民族意识增强D.宗教改革开启
2023-10-17更新 | 22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宗教改革”原是针对当时教会中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新教徒”的原意是指罗马教会的“抗议者”。马丁·路德与加尔文都没有将自己看作新教的创始人,可他们却不知不觉做了革命家。该观点旨在强调宗教改革(     
A.促进了民族国家形成B.违背了改革者的初衷
C.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D.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教合祀是将孔子、佛祖、老君圣像并列奉祀于同一庙宇空间的信仰实践形式,其历史起源可追溯至唐代中后期。早期三教合祀庙宇的修建者主要是僧人,这些僧人在修持佛法的同时也熟习儒、道经典,他们认为儒、道与佛在具体教法方面虽有高下之分,但本质上都与佛法相通、有利于普渡众生,故可共同尊崇。早期佛教固有的“一佛二弟子”造像传统为三教合祀庙宇的修建提供了图像学基础,并逐渐形成“以佛居中、老君居左、孔子居右”的圣象位次模式。三教合祀庙宇具体名称包括“三教道场”、“三教院”等佛教类名称。唐代统治者在尊奉儒家正统的同时,将佛道视为辅翼教化的有力手段,对于儒释道三教都予以认可、扶持。到了宋代,社会上普遍形成“三教一致”、“三教同归”的思想氛围。三教合祀也充分契合了普通民众对提高祈愿“灵验性”的关切及“多多益善”的淳朴观念,因此得到民间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摘编自王群韬《三教合祀庙宇考源——“佛教中国化”的信仰实践视角》

材料二   1536年,宗教改革后的瑞士将宗教的管辖权收回本国管理,日内瓦完全成为加尔文实现其宗教理想的试验场。在政教合一的共和体制下,加尔文对市政厅的谕旨得到了完全的执行,其中也就包括于1541年颁布的、对瑞士钟表业产生最为直接影响的《教会法令》和《限制奢侈法》,它们极大地打击了首饰业。随着教徒与日俱增,新教教堂在各地雨后春笋般建立,仅在法国的加尔文教派就有着约2150所教堂、约100万名教徒。尽管它们不需要奢华的礼器,但这些教堂仍需要大量的钟表来报时。16世纪中期,日内瓦成了新教徒的避难堡垒,吸引了全欧洲新教徒的资金。这些钱除了用于宗教改革外,也促进了钟表业的发展。加尔文赋予新教伦理节俭、勤勉等商业美德,这与资本主义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社会时间观念增强,制表匠对制表工作产生了无限的热爱和坚定的信仰,这种执着的工匠精神给瑞士人带来巨大的财富。

——摘编自马丁《欧洲宗教改革与瑞士钟表业的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三教合祀庙宇的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改革在瑞士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并说明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宗教文化与时代发展关系的认识。
2023-09-02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