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马丁·路德提出:在信仰问题上,教皇和教会无权强迫别人接受其观点,人们完全能够独立地、自由地决定自己对圣经和宗教的信仰。这一主张(     
A.推动了民族国家发展B.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促进了宗教信仰自由D.确立了圣经的至高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马克思在评论某项运动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意为民众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B.“把僧侣变成了俗人”表明该运动破除了人们对宗教的信仰
C.“恢复了信仰的权威”是指只要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到救赎
D.“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说明该运动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2024-05-0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马克思强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指的是(     
A.但丁B.马丁·路德C.牛顿D.伏尔泰
2024-04-3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4 . 欧洲近代的思想解放,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等重大事件。在这一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主题是(     
A.王权的衰落B.神权的动摇C.立宪政体的确立D.人的解放
2024-04-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在中世纪,英国的戏剧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其情节很短,演员是业余的。16世纪下半叶,戏剧迅速发展,演出场地从教堂搬到剧场,出现了职业演员,主要题材由圣经故事变为历史剧和爱情剧。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文艺复兴的开展B.宗教改革的推动C.近代科学的兴起D.民族国家的建立
2024-04-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革命前夕的西欧发展史

材料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演进的过程。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阶段。西欧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14-18世纪,西欧相继发生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这些运动旨在反抗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解放人们的思想。14世纪兴起的第一次运动,使人们开始关注现实世界;1517年,马丁路德改革拉开了第二次运动的序幕,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17世纪,第三次运动最早出现于英国,后来逐渐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材料二   近代科学的兴起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西欧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我们从文化角度可以这样归纳这一时期西欧的阶段特征;民族国家思想逐渐形成;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后发生;资产阶级文化兴起和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经典力学体系形成等。

——摘编自人教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

(1)结合材料一绘制一个有关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时间轴。(要求:用黑色中性笔作图,包含时间(按世纪)、事件及核心思想(或主张)等信息。)
(2)根据材料二中文化角度的示例,试从政治、经济角度归纳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西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与否全凭信仰,只有信仰上帝和行善才能上天堂,以此来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   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是人们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新实践史。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历史上每一场重大社会变革,每一次文明的进步,包括科技领域的每一个发明创造,无一不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极大地推动和加速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摘编自潘庆华《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

从材料二中选择一种观点,或者自拟观点,运用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论证。
2024-04-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实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他揭示出新教伦理(     
A.否定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B.适应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C.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控制D.改变了民众对上帝的信仰
9 . 有学者认为,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以虔诚的信仰来对抗堕落的教会,以圣洁的神性来驾驭败坏的人欲,重振早期基督徒的纯真信仰和淳朴道德”。该运动(     
A.追求信仰自由B.复兴古典文化
C.高举理性大旗D.彰显民族意识
2023-11-15更新 | 28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10 . 马丁·路德在《致德国市长和市政府官员书》中提出,要求全国男女儿意无论贫富一律入学受教,呼吁各邦诸侯及市政管理者大力兴办学校,承担教育组织者的职责。学校要关注世俗事务,培养“长于治国的男子和善于理家的女子”。马丁·路德该主张旨在(     
A.改革教育内容倡导男女平等B.批判等级制度提升民众素养
C.通过教育改革促进思想解放D.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民族国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