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在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双重压力,支配着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而等级森严的教会组织机构又使各国失去了民族独立性。14世纪,英格兰著名的市民阶级宗教改革家约翰·威克里夫主张使用本民族语言做礼拜,抵制拉丁文的长期影响;他认为国家有权没收教会土地,教皇无权向英国征税;他否认教皇权高于教会,主张建立不依附任何外国势力的“廉俭的”民族教会。从16世纪开始,欧洲进入宗教改革时代,德国新教强烈地反对教皇特使在德意志境内兜售赎罪券。在反对教会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市民阶级利用方言文学传播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利用欧洲民族语言版《圣经》宣传反教会、反教皇的宗教主张。

——摘编自姜守明《欧洲宗教改革与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面对着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中国人民不断进行着艰苦卓绝地斗争,民族意识从无到有、不断加深却也举步维艰。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日本相继发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在巨大的威胁面前,国人的民族意识在前期的基础之上彻底觉醒了,所有爱国志士把反抗日寇、拯救民族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战争之中。19379月,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宣告成立。抗日时期,民族工业大举内迁并为抗战提供物质支持,农民积极保障战争的粮食需求,大批青壮年积极应征入伍……正是这种源于强烈民族意识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为了支持中国持久抗战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呈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

——摘编自郭金鑫《浅论近代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

(1)根据材料一、简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西方民族国家意识形成原因的不同,及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空前高涨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意识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材料二   让每一个知道自己是基督徒的人确知:我们都是祭司,我们彼此没有分别,即是说,我们对于圣道和一切圣礼都有同等的权力。

——马丁·路德

材料三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一切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夺权者。

——卢梭

(1)分别概括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主要思想观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原因。
2024-06-0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金榜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马丁·路德提出:教会中主持圣礼、传道的,应是由信徒选出的“仆人”“执事”“管家”,他们的职权只是一种服务,任何人未经全体信徒同意和选举,不得执行属于大家权力范围以内的事,不得有高于任何信徒的特权。马丁·路德的观点(     
A.有利于冲击教会的专制权威B.开启了民主思想的先河
C.构建了“理想王国”的蓝图D.提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2024-05-3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皖北私立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525年德意志法兰克福的市民们向市政会提交了一份条款,它要求“市政会和公社有任命和罢免城市教区教堂和其他教堂牧师的权力”,教区牧师“只能宣讲纯正的上帝之道和神圣的福音,不能掺杂人定的法律,如教会法”。这份条款(     
A.体现了市民改革的意识B.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
C.奠定了城市自治的基础D.导致教会地位的衰落
2024-05-2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517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提出,教皇是一切高人中的最高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该主张(     
A.传播了理性主义思想B.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
C.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D.彻底否定罗马教皇权威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确实为思想界带来一次大解放,称得上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与中世纪的一场大决裂。从此,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上帝的立足之地日益缩小。人类开始向自然挑战,向神学挑战,向人类本身挑战。

——摘编自仓理新《书籍传播与社会发展:出版产业的文化社会学研究》

材料二   世界观的重大变革确实是从哥白尼革命开始的。希腊人以及中世纪的宇宙观,是一个层层相套的有限的球体,地球则居宇宙的中心。哥白尼用太阳取代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所有的行星包括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转动。近代思想的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就在于从有限封闭的世界,走向一个无限的宇宙。……这场宇宙论革命,既是天文学的也是人类学的,既带来了世界图景的改变,也导致了欧洲心灵的重建。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三   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的社会,从经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如何“向神学挑战”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哥白尼的宇宙观。结合所学,概括“这场宇宙论革命”在近代思想领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前期英国社会的变化。
2024-04-2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1535—1558年英国诺福克郡庄园财产分布对比图。据此推断(       

A.新航路开辟导致了价格革命B.文艺复兴强化了世俗力量
C.宗教改革冲击了教会的力量D.启蒙运动打击了旧的势力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传统观点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欧洲历史的分水岭,此时欧洲告别中世纪,进入现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史论结合,论据充分,逻辑清晰。)
2024-04-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加尔文教派认为,所有的工作都是神圣的,都是在光耀上帝。新教的牧师强调,财富的聚集只要来自勤奋劳动就是许可的,合法盈利的机会是上帝显示给其“选民”的应召机遇。新教主张“内在禁欲主义生活观”,反对听任本能地追求生活享受。由此可见,新教改革运动(     
A.抛弃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B.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诉求
C.为文艺复兴奠定思想基础D.体现了人性与神性势不两立
2024-04-11更新 | 36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18世纪世界重大事件(部分)

时间事件
14世纪~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
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兴起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1517年德意志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
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围绕材料,就材料中所蕴含的逻辑关系,运用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自选角度,自拟论题,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