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在古典时代,人要么匍匐在神的脚下,要么服从自然。17世纪以后,“人类是宇宙的中心”渐成共识,“通过对自然的智力攻克使得人类变成了自然的主人”的认识逐渐凸显出来。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革命的兴起B.新航路开辟推动
C.工业革命的发生D.殖民扩张的需要
2024-01-2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八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8世纪,从地球本身寻找长度单位逐渐成为法国科学界共识。1791年,法国国民公会决定依据子午线的四分之一制定标准长度单位,以符合理性原则的十进制代替其他进制。此后经科学家们的测量和论证,法兰西科学院最终将基本长度单位命名为“米”。这一做法(       
A.基于革命斗争形势的变化B.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C.体现法国知识分子的愿望D.源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2024-01-22更新 | 307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2024届高考考前专项练习历史试题
3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开发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动物、恒星甚至新的人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观念和假想提出了挑战。”由此可知(     
A.人文主义思想鼓励欧洲人冒险精神B.近代科学革命推动了殖民扩张
C.新航路开辟拓宽了人类的研究领域D.新航路开辟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4 . 如图是选自1543年外科医生维萨里出版的《人体的构造》一书中的插图,插图的注释为“只有勤于思考才能拯救人类,否则一切事物都将面临死亡”,这一插图和言论反映了当时(     

   

A.天主教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束缚B.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时代要求
C.倡导理性积极探索新知的观念D.黑死病流行威胁人类生命健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是“14—17世纪欧洲大事时间轴”,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14—17世纪欧洲大事时间轴(节选)

A.文艺复兴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
B.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初的意大利
C.哥白尼的“日心说”讽刺教会的腐朽
D.近代科学兴起之前思想已初步解放
2023-05-29更新 | 79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徐寿是清末著名科学家。同治元年(1862年)3月,他和华蘅芳进入了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眼看当时外国轮船在中国的内河横冲直撞,十分愤慨,他们通力合作,决心为中国制造蒸汽机。但是,一无图纸,二无资料,仅仅从《博物新编》这本书上看到一张蒸汽机的略图,又到停泊在安庆长江边的一艘外国小轮船.上观察,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在18627月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此后,他们又着手试制蒸汽船,希望能在江海上与入侵者抗衡。18664月,在徐寿、华蘅芳主持下,制造出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蒸汽动力船——“黄鹄”号。中国军队的第一艘蒸汽船以及中国近代的造船工业从这里启航。

——《上海化学工业志》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成为时代最强音。为了回国,钱学森隐忍负重5年,历尽波折,最终于1955年踏上回国的旅途。……陈能宽在并不熟悉的爆轰物理领域,参加我国核武器研究,隐姓埋名长达1/4个世纪。

“两弹一星”事业是新中国在内有困难、外有压力下,独立自主从零起步的。科学家们凭借最基本的物理学原理,用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颗火热的心、一个不知疲倦的大脑日复一日进行计算,科学奇迹终于诞生。196410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对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核威胁是一一次漂亮的反击。在此期间,1966年,我国成功进行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19704月,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被送上了天,打破了西方大国对航天技术的垄断,大大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威望,为国人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两弹一星”铸就中华民族精神脊梁》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研制“黄鹄号”的背景及其成功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弹一星“内有困难、外有压力”的研制背景及其成功的影响。
(3)介绍一位你所崇拜的科学家并说明理由。
(4)综上,试概括“科学家精神”。
2023-05-13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麦哲伦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达·芬奇通过解剖了解了人体结构,伽利略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明了"地心说"的谬误,牛顿和莱布尼茨几乎同时发明了"微积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文艺复兴波及范围日益广泛B.地理大发现推动了思想解放
C.自然科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D.欧洲社会孕育了转型的力量
2023-04-21更新 | 1206次组卷 | 25卷引用:天津市五校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4世纪末,德国纽伦堡出现了装有16个计时纽的有的用于冬天长夜计时的闹钟,它使得人们不再根据昼或夜的自然长度来判断时间。16世纪时,英国清教徒不但强调“用好你的时间”,而且更重视“用好每一分钟”;英国公共场合悬挂的钟,常以分针最为醒目。由此可知,近代西欧(     
A.时间观念的更新促进人类的解放B.科技发展助推人们观念的革新
C.钟表的发明使人们生活节奏加快D.宗教改革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
2023-03-26更新 | 369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现代科学发展的历程和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概况
16世纪 近代科学产生,天文学革命,近代物理学诞生。近代科学革命是从意大利开始的,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伽利略就是意大利人。
17世纪 牛顿的方法论集中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这一时期,英国成为欧洲科学的中心,吉尔伯特、哈维、牛顿等科学大师都是英国人。
18世纪与理论科学研究无关的技术发明多数发生在英国,但却马上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科学自此越来越面向实用技术,并形成科学—技术相互加速的循环机制。同时,启蒙运动使近代科学精神在法国广为传播,大革命中诞生的民主政制认识到科学的进步意义,从而使法国一跃取代英国成为欧洲科学强国。
19世纪自然科学形成空前严密和可靠的知识体系。进化、发展的观念进入自然科学理论之中。从1851年到1900年的50年间,理论科学和技术科学上的重大成果数目,英国占106项,法国占65项,美国占33项,德国占202项,德国已居明显领先地位。德国科技领先地位一致持续到20世纪前半期。
20世纪理论科学经历一系列革命,以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为先导,在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等领域均发生重大理论变革。信息时代到来。二战后,许多欧洲最优秀的科学家来到美国,极大地推动美国理论科学的发展。此时的美国,借着它在两次世界大战积攒下来的庞大经济实力,由联邦出巨资支持基础理论研究,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头号科技强国。

——摘编自吴国盛主编《科学的历程》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轨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原因及影响。
(3)围绕世界科技中心转移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古典时代,人要么匍匐在神的脚下,要么服从自然:“在宇宙万物之中,人并不是最高贵的”;17世纪以后,“人类是宇宙的中心”渐成共识,“通过对自然的智力攻克使得人类变成了自然的主人”的认识逐渐凸显出来。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革命的兴起B.文艺复兴的推动
C.工业革命的发生D.殖民扩张的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