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西方科技史专家丹皮尔指出:伽利略“把吉尔伯特的实验方法和归纳方法与数学的演绎方法结合起来,因而发现、并建立了物理科学的真正方法”。这里的“真正方法”
A.引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
B.为“日心说”的提出提供了依据
C.奠定了近代科学实验的基础
D.成功对自然界的规律进行了总结
2018-06-22更新 | 219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8-2019学年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人教版 必修三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B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盖天说认为天像一个圆盖盖在地上。这种学说能够解释很多天象,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准确地预报二十四节气,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盖天说在汉武帝时期遇到了浑天说的有力挑战。浑天说认为全天星辰都布于“天球”之上。汉武帝对争议双方采取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分别制定自己心仪的历法,然后接受检验,看谁更符合实际从而确定使用谁的历法。结果浑天说一方胜出,制定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太初历》。由此,浑盖之争也拉开了帷幕。争议中,双方大都秉持通过天文观测、仪器校验等方式进行,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持续上千年的浑盖之争,促成诸多成就。《太初历》、浑天仪等天文仪器的发展,勾股定理以及相关测高望远之术,唐代僧一行组织的天文大地测量……这些都与浑盖之争息息相关。这种规模和深度的争论即使在世界文明史上亦不多见。

——摘编自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等

材料二公元2世纪,托勒密总结前人500年的观测结果,提出了地心说体系。中世纪初,阿奎那用此理论论证上帝创世说。从此,地心说与基督教教义结为一体,成了神学的理论基础。16世纪的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后来,伽利略在其物理学和天文学发现基础上,驳斥托勒密的天文学,并宣传哥白尼学说。在旧学派占主导的学术界催促下,教会在1616年禁止了伽利略说话,并宣布哥白尼学说是“错谬的和完全违背《圣经》的”。但哥白尼学说还是得到帝谷、笛卡尔、牛顿等人的研究支持,1822年,教廷正式裁定太阳是行星系的中心。1835年,白塞尔用精密仪器发现了恒星视差,直接证明了地球确实是绕太阳运动。

——摘编自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浑盖之争”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18世纪西方科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果说人文主义真的重新发现了对人、人的能力和人对各种事物的理解力的信念,那么科学实验的新方式、革新了的世界观、企图征服和利用自然的新努力也应当归功于人文主义的影响。

——(意)欧金尼奥·加林《意大利人文主义》

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龚育之《论科学精神》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后,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设想了一个超级计算器,用数据代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或力,需要人来做的只是应用牛顿的定律,在他眼中,再没有什么是不确定的了。这反映出
A.牛顿发现了支配人类社会的永恒法则
B.牛顿学说使学者相信存在着普遍的自然法则
C.牛顿的数学成就为科学提供了具体的表达形式
D.经典力学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了系统的说明
5 . 有学者评价牛顿:“以他对天地万物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提出了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
B.运用了“假设—演绎”的研究方法
C.提出引力中光线会发生弯曲的观点
D.第一个充分运用实验的研究方法
6 . 某学者曾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像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将人类废为动物的后裔。”据此推断“两次重大的打击”
A.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B.推动自然科学体系的初步建立
C.对人类的自身价值观造成冲击
D.打击了基督神学权威
2018-04-18更新 | 17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8-2019学年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人教版 必修三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B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我们发觉自己处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因素,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文明发展的影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晚期西方工业生产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8-04-18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3月26日 《每日一题》二轮复习 考向二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8 . 马克垚认为,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它极大的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的精神气候,启蒙运动的兴起就和它密切相关。这主要是因为牛顿革命
A.彻底地摧毁了神学思想B.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模型
C.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到来D.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
2018-03-16更新 | 198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卷: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他是一个探索者。经过一段热烈兴奋的思考和试验,似乎发现宇宙秘密。他把宇宙想象为一个机械装置,像绅士图书室里的流行玩具——一个用黄铜和闪光木料制作的装有发条的天国模型。它由一个上帝的工程师调试,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转动并保持平衡。”“探索者”的成就
A.奠定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基础
B.有利于诠释自然现象的奥秘
C.揭示了物体高速运动的规律
D.标志着科学摆脱神学的控制
2018-02-02更新 | 43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届高考(通用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10 . “17世纪的科学革命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场革命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用本国语言即普通民众的语言写作,而不是用拉丁语写作。”他们的做法
A.引发了西欧各国的反教会斗争
B.利于科学方法及知识的普及
C.削弱了西欧民众对宗教的信仰
D.确保了科学革命的持久成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