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科技成就 >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影响和兴衰原因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6 题号:650283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盖天说认为天像一个圆盖盖在地上。这种学说能够解释很多天象,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准确地预报二十四节气,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盖天说在汉武帝时期遇到了浑天说的有力挑战。浑天说认为全天星辰都布于“天球”之上。汉武帝对争议双方采取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分别制定自己心仪的历法,然后接受检验,看谁更符合实际从而确定使用谁的历法。结果浑天说一方胜出,制定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太初历》。由此,浑盖之争也拉开了帷幕。争议中,双方大都秉持通过天文观测、仪器校验等方式进行,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持续上千年的浑盖之争,促成诸多成就。《太初历》、浑天仪等天文仪器的发展,勾股定理以及相关测高望远之术,唐代僧一行组织的天文大地测量……这些都与浑盖之争息息相关。这种规模和深度的争论即使在世界文明史上亦不多见。

——摘编自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等

材料二公元2世纪,托勒密总结前人500年的观测结果,提出了地心说体系。中世纪初,阿奎那用此理论论证上帝创世说。从此,地心说与基督教教义结为一体,成了神学的理论基础。16世纪的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后来,伽利略在其物理学和天文学发现基础上,驳斥托勒密的天文学,并宣传哥白尼学说。在旧学派占主导的学术界催促下,教会在1616年禁止了伽利略说话,并宣布哥白尼学说是“错谬的和完全违背《圣经》的”。但哥白尼学说还是得到帝谷、笛卡尔、牛顿等人的研究支持,1822年,教廷正式裁定太阳是行星系的中心。1835年,白塞尔用精密仪器发现了恒星视差,直接证明了地球确实是绕太阳运动。

——摘编自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浑盖之争”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18世纪西方科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科技创新引领社会进步,但科技的创新又受社会环境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到了元代以后,由于程朱理学的兴起,作八股、考进士成了唯一的仕途之路,自然科学和技艺都受到了严重的贬斥。尊孔读经的人被称为“名士”,从事科学和技艺的人则是只有“雕虫小技”的“小人”

——摘编自赵显明《试析程朱理学的兴起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欧洲,从14世妃开始,就出现了最早的科学社团:意大利的西芒托学院、法兰西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柏林学院等。这些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学术团体吸引了大批的科学家,并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科学家在社会上地位达到了顶点,许多人因为科学上的贡献被封为贵族。

——摘编自J.B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材料三   英国教学家伊萨克牛顿是新的科学方法的集大成者。他依靠精确观测和数学推理建立了一整套有力的天文学和数学理论。1687年,牛顿发表了题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论文。该书对近代思想也有着直接影响。1726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从英国回国后,将其翻译成法文,从而使牛顿的物理学在法国得到史广泛的传播。


请回答:
(1)列举唐宋时期“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元明时期科学和技艺落后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5世纪欧洲近代科技兴起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的科学贡献及其产生的历史价值。
2019-06-20更新 | 24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具体学科科学家人数统计表

学科天文学数学医学农学技术类地理化学物理学
人数563662354533612

材料二   18世纪后半期中国与西方大事对比

类型中国西方
政治①1740年,《钦定大清律例》颁行。
②1790年,缅甸、安南、暹罗遣使庆贺乾隆八十大寿。
③1759年,历经七十余年,清朝终于平定准噶尔。
①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等原则。
②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③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结束,英国夺取加拿大、印度,开始成为日不落帝国。
科技与经济①发明于南宋后期的水转大纺车还在使用,曾是世界上较为先进的纺织机。
②乾隆时期,瓷器工艺发展至顶峰。
①1765年,英国织工发明“珍妮纺纱机”,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②178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并被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中。
文化①戴震著《勾股割圆记》、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等书,引发清代考据学大兴。
②1782年,《钦定四库全书》编成。编书过程中,大量书籍被删改、销毁。
①1748年,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出版,讨论了法律与政体、自由等的关系。
②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现代经济学由此创立。

——据陈会颖编著的《中外历史对比年表》整理

材料三   “从 1840年追溯到1740年,约相当于中国的乾隆、嘉庆两代。这个时期,在中国是清朝的最盛时期(但已有衰兆),在西方是政治、经济思想及国际情势发生极大变化的时期。”在欧美,“有了那种蒸汽机和其他思想学术上不断的新发展作推进器,民权自由的势力,不久也要弥漫全欧……”在中国,一方面科学落后,一方面建起了“最完密的君主专制”。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种状况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后半期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时期中西方历史发展趋势不同的原因。
2021-08-14更新 | 10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449年,英国产生了最早的发明专利。1624年,英国实施《垄断法》,宣告所有垄断、特许和授权一律无效,今后只对“新制造品的真正第一个发明人授予在本国独占实施或者制造该产品的专利证书和特权,为期十四年或以下,在授予专利证书和特权后,其他人不得使用”。这被公认为现代专利法的鼻祖。其后,欧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国会)保障著作家和发明家对其著作和发明在限定期间内的专利权,以促进科学与实用技艺的发展”。专利制度诞生后,世界上许多重要发明被授予专利权,如避雷针、火车、炸药、留声机、内燃机等等。尽管各国专利法各有特点,但都反映了专利制度的两大基本功能:即法律保护和技术公开。以出版专利文献的形式来实现发明创造向社会的公开和传播是专利制度走向成熟的最显著特征。

——摘编自王桂玲《专利制度的起源及专利文献的产生初探》

材料二中国古代,政府对知识、技术缺乏规范性、成文性的制度保护,民间则通过一些方式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晋商中以做酱菜闻名于世的六必居,以自制中成药龟龄集和定坤丹驰名的广盛药铺,这些著名商号都掌握着某种独特工艺,依靠雇佣家族成员,不让族外人员知晓来维系其生产过程的机密性。古代大量的秘方、技术绝活都采取了“世代单传”、“传男不传女”的传承方式,以降低技术诀窍泄露的风险。直到近代,洪仁玕才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张。1912年12月,当时的工商部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这是我国第一部保护专利权的成文法,中国专利制度开始建立。

——摘编自周陈钰《古代中国知识产权思想的发展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七、十八世纪西方专利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比较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在知识权益保护上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2018-05-02更新 | 1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