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牛顿根据大量数据提出了引力的法则,该法则既支配了整个宇宙,也支配了最微小的物体。由此类推,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该表述说明(     
A.思想家受到科学革命的启发B.牛顿的成果引发了工业革命
C.启蒙运动首先兴起于英国D.启蒙运动推动科学革命的发生
2023-08-06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2 . 革命前夕,法国度量衡纷繁复杂,例如巴黎古尺曾被称为“国王的脚”。1791年,国家议会和法国科学院依据敦刻尔克-巴塞罗那子午线的相关测量数据,确立了标准长度单位“米”。这一转变体现了(       
A.社会契约理论B.自然理性原则
C.民族民主意识D.开明专制思想
3 . 19世纪末期,欧洲大部分物理学家都沉沦在过去的成果中,认为以后的物理已经不可能再有新的发现了,物理学基本框架已经建成,以后只需把数据等算得精确一点就行了。这反映出当时
A.经典力学遇到挑战B.物理学潜伏着危机
C.欧洲科技走向落后D.人们怀疑经典力学
2022-03-2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好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17至18世纪欧洲部分国家重要科技发明统计(单位:项)。据下表可推知,这些科技发明的出现(     
国家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医学
英国17201718836
法国26141516109
德国7512855
西班牙 002001
荷兰052201
A.标志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建立B.受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C.推动了理性主义的迅速发展D.得益于技术革命的推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物理学发展到19世纪末期,产生了这样一种看法: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今后物理学家用不着再干什么了,只需要把各种数据测得精确些就行了。产生这一看法的主要依据是
A.爱因斯坦相对论诞生B.物理学推动了科技革命爆发
C.普朗克量子论的出现D.近代物理学的门类较为齐全
6 . 如表摘自学者对英国《国民传记词典》中6000多位传主从业兴趣的统计,据此可推断,17世纪的英国(     
知识领域或职业1601—1625年1626—1650年1651—1675年1676—1700年
科学12.8%28.2%31.4%27.6%
医学13.0%27.4%31.5%28.1%
军事8.8%46.7%18.8%25.7%
政治26.6%29.1%22.7%21.6%
神职37.2%30.1%19.5%13.2%
注:传主可有多种从业兴趣。
A.人文主义广泛传播B.代议民主政治完善
C.宗教信仰彻底崩溃D.实用主义日益流行
7 . 牛顿创立了所有物体运动的基本法则,用大量数据揭示出整个宇宙都受到引力的作用,还与其他人合作对开普勒描述的行星运动轨迹做出了解释,阐述了把理性假设同仔细的观察实验相结合的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这说明牛顿的科学成就
A.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生
B.提升了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C.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D.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有重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为近代科学家及其科学家成就统计。据此可知,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国别科学家(生平)科学成就
意大利伽利略(1564—1642年)研制天文望远镜,发现新星体,近代实验科学奠基者
英国牛顿(1643—1727年)发现万有引力
意大利布鲁诺(1548—1600年)提出“宇宙无限轮”
德国开普勒(1571—1630年)认为行星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A.奠定了近代天文学建立的基础B.引起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
C.冲击了基督教神学思想体系D.拓展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知
9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后,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设想了一个超级计算器,用数据代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或力,需要人来做的只是应用牛顿的定律,在他眼中,再没有什么是不确定的了。这反映出
A.牛顿发现了支配人类社会的永恒法则
B.牛顿学说使学者相信存在着普遍的自然法则
C.牛顿的数学成就为科学提供了具体的表达形式
D.经典力学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了系统的说明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天工开物》是明末宋应星编著的一部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综合性科技著作,初刊于1637年,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天工开物》的可贵之处,在于记述了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先进的科技成果。书中用技术数据给以定量的描述,显露出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理论阐述,注重引入理论概念,而非单纯技术描述。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反映西学,如“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牛顿于1687年首次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书首是一篇导论,综合力学各基本概念和牛顿三大定律;其后内容共分三篇,分别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质点和物体受关于力的各条特定定律的支配的无阻力运动,其次是阻尼介质中的运动和一般的流体力学,其三便是应用所获得的结果来阐明太阳系中的各个主要现象。该书的导论概括了牛顿力学的全部重要思想,是牛顿新宇宙观的精髓。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天工开物》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两部著作问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部著作在内容上的不同并说明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2017-12-20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历史(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