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从牛顿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展,说明了
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
②科学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
③科学成就往往是否定前人的理论
④人类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界认识客观规律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 . 伽利略在总结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时曾说:“这是第一次为新的方法打开了大门,这种将带来大量奇妙成果的新方法,在未来的年代里,会博得许多人的重视。”这是因为,该“新方法”
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B.阐述了全新的宇宙观念
C.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D.验证了哥白尼的新学说
2018-09-29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3 . 16世纪布鲁诺因支持和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A.进化论已被人们广泛认同
B.教会实行宗教宽容政策
C.英国的学术氛围更加宽松
D.教会权威已经逐渐丧失
4 . 1645年左右,英国一批科学家开始每周在伦敦聚会讨论科学研究问题。……1662年,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批准成立英国皇家学会,旨在利用和完善自然知识,促进自然知识的增长。上述历史现象得以出现的历史条件有(     )
A.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B.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
C.工业革命的展开D.生物进化论的确立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数学和西方古代的数学各有特色。数学史专家钱宝琮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摘清绝,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几何学的对象乃是永恒事物,而不是某种有时产生和灭亡的事物”,“几何学大概能把灵魂引向真理并且双许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

材料二   从14世纪到16世纪这300年的文化运动,使西欧逐渐摆脱了此前宗教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信仰不再是唯一的人生态度。

材料三   人文主义宣扬的理性精神,不仅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自由,而且强调考虑问题要有系统严密的思想形式.要讲逻辑、讲实证。

近代东方曾有一些人鼠目寸光,只看到科学革命的“形而下”(指具体的事物)的意义……其实科学革命显然还有“形而上”(指思维活动)的一面,就是说它凸显了理性的价值……以科学的精神来重塑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人文主义演变的轨迹与科技进步的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交叉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对待数学作用的不同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马克垚关于西方人文主义与科技关系的观点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统治者自称“天子”,他从天那里接受统治人民的“天命”。告诉人们季节的天文历法成为天命的象征,因此制定历法和颁布历法成为帝王政治的首要任务,所谓“现象授时”。同时这也是帝王的特权,对此帝王统治者们都要小心翼翼地加以保护。改变历法就意味着改变天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味。改历不仅是专业的天文学问题,而且是重大的宗教政治问题。除了历法以外,占星术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对应宇宙论中的重要一环。在天人对应的体系中,各种天文现象具有警示人事的作用。汉代的董仲舒把这一理论发挥到极致,提出“天人相与之际”的灾异谴告学说,使占星术也成为国家政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摘编自孙小淳《天文学在古代中国社会文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   牛顿生活在欧洲社会大变革的时代。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造成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启蒙,带来了欧洲精神文化的空前繁荣,自然科学获得新的生命并蓬勃成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正蓬勃展开。他可以称为近代伟大天文学家。自伽利略发明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以来,人们对于宇宙的认识范围迅速扩展,牛顿由于了解了白光的组成,因而于1668年设计制成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这样牛顿为现代大型天文望远镜的制造奠定了基础,使人类对天体的观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牛顿在天文学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对行星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全面考察,对于潮汐现象,牛顿也作出了解释,他认为这是太阳和月球引力造成的,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中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启迪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无穷智慧,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影响世界进程的科学巨人》《牛顿对经典力学的贡献》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天文学发达的原因及“天人感应”学说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牛顿在天文学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背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天文学对东西方科技发展的影响。

7 . 18世纪早期英国最伟大的诗人蒲柏这样赞美牛顿:“自然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显现光明。”这是因为牛顿
A.将人置于世界的中心
B.开创了严密的试验科学
C.创建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D.使人类认识了微观世界
2018-05-0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所获得的知识,是能推翻一些基于绝对信仰上的宗教观念,神圣的天体可被正确地统一到力学的规律之下,这说明牛顿所取得的成就
A.使人类摆脱宗教神学体系束缚
B.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思想观念
C.确立理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
D.推动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9 .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二百年来,此定律一直是不可动摇的,总为每次新的有关发现所证实。只是在近一个世纪内,才发现它有局限性。在亚原子结构的无限小的微观世界里,或在整个物质宇宙的宏观世界中,这个定律并不适用。”这是在评价
A.生物进化论B.经典力学C.量子理论D.相对论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哲学的困难好象在这里——从运动的现象去研究自然界的力,再从这些力去验证其他现象;书中第一、第二卷的一般命题就致力于这个目标。在第三卷中我们阐明了世界体系,作为这方面的一个例子。因为根据第一卷里用数学证明的命题,我们在第三卷里由天象推出把物体吸向太阳和几个行星的重力。我们又从这些力,使用其他数学的命题,推演出行星、彗星、月球和海水的运动。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材料二:







图一:早期火车机车图二:早期内燃机图三:直流发电机厂房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材料涉及了哪些物理学成就?
(2)材料二中图一所示交通工具的动力是什么?图二所示的动力催生了哪些新的交通工具?奠定了图三历史现象的物理学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谁?
(3)材料一和材料二涉及的领域有何不同?由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了科技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