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科学诞生的时代是世界历史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恩格斯说,这个时代“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的权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而现代的欧洲国家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就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旧的世界的界限被打破了;只是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发现了地球,奠定了以后的世界贸易以及从手工业过渡到工场手工业的基础,而工场手工业又是现代大工业的出发点。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了,德意志诸民族大部分都直截了当地抛弃了它,接受了新教”。

——据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等整理

材料二   牛顿接过了伽利略传来的接力棒,并最终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巨大飞跃。既然牛顿可以借助理性发现规定着自然世界运动的法则,那么启蒙知识分子们也可以运用理性来发现规定着人类社会的法则。这种信念反过来激发他们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渴望。其中,持自然神论的学者谴责宗教中的非理性因素,抨击任何形式的有组织的信仰,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物质世界。理性、希望、进步,这些都是18世纪那个激进的时代中的流行词。

——据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等整理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创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用史实概括说明“近代科学诞生的时代是世界历史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科学相比,近代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阐述牛顿如何接过了伽利略传来的接力棒,并最终完成了科学史上的--次划时代的巨大飞跃?并简析近代科学和启蒙运动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知识界关注“西学”的重要有何变化?
2 .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这一“最重大的变化”(     
A.为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提供了思想基础B.成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根本动力
C.使人们开始从封建愚昧中解放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2020-07-1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评论道:“没有一部著作使自然科学的结构发生如此重大变化……这种情况只有在这样的场合下才能发生:实验和观察、机械主义的哲学和先进的数学方法被糅合成一个自身完整的、能够用各种可能的实验加以证实的思想体系。”学者评论的这部著作最可能是
A.《物理学纪事》B.《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2021-01-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读下列《17世纪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士对宗教和科学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变化统计图》

该项统计可以看出
A.宗教改革对价值取向的影响B.牛顿力学对宗教观念的作用
C.工业革命对思想解放的推动D.进化论瓦解宗教观念的过程
2020-06-07更新 | 548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牛顿的研究使哥白尼关于天文学的设想不再只是一个假说,而是成为了在物理学和宇宙论上都可信的实情。这个变化
A.以科学实验为基础B.是科学事业长期发展的结果
C.说明神学束缚消失D.得益于数学表达形式的运用

6 . 材料一     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二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 

材料三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35 7 17 8 8

科学发现始终是在继承与突破传统认识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由于观测技术的进步,中世纪末期,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哲学家和天文学家对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提出质疑。哥白尼在研究了大量古希腊哲学和天文学著作基础上,经过长期推算,提出“日心说”建立起一个新的宇宙体系——日心体系。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的速度与质量成比例”的学说……1781年,一些科学家根据万有引力理论,通过大量的计算先后发现了海王星与冥王星。

材料四  1956年,国家编制出《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本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确立了国家重点科技任务和发展尖端科技的紧急措施,再全国范围内掀起一个“向科学进军”的热潮。截止到1970年,我国国防科学技术领域以及航天领域取得一系列震惊世界的重大成就。

——据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三整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主要领域和研究方法两方面比较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有何不同特点?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自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1956年)到1970年,我国国防科技领域及航天领域取得一系列震惊世界的重大成就的表现。
2020-04-3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欧洲时间中国
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宋、元明前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清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
18-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

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 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 :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及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


(1)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界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8 .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 在牛顿力学中,时钟或物体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其指针摆的速率、物体的大小和重量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这与这们日常生活经验是一致的。而相对论却认为,运动的时钟会变慢,运动的物体会收缩,重量会增加。这些看起来荒诞不经的事情却在许多实验中得到了证实。科学家利用高能加速器把电子的速度提高到十分接近光速的程度,这时候,尺变短、钟变慢、物体变重这些高速世界的奇景就展现在科学家们眼前了。


请回答:
(1)材料中反映的牛顿怎样的一种时空观?这种时空观是基于什么建立的?
(2)材料中的实验证明了什么效应?它属于相对论中的哪一种?相对论与牛顿力学有何关系?
(3)相对论与人们日常的生活经验相矛盾,但最终还是得到了世界的公认,说明了什么?
2020-01-0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这一“最重大的变化”
A.为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提供了思想武器
B.成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精神动力
C.使人们开始从封建愚昧中彻底解放出来
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10 . 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
①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②物质的力借以表现出的各种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③物质的辐射是以最小的、不可再分的一定数量值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
④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
A.①达尔文②法拉第③普朗克④牛顿
B.①达尔文②法拉第③爱因斯坦④牛顿
C.①拉马克②牛顿③爱因斯坦④伽利略
D.①拉马克②牛顿③普朗克④伽利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