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法拉第在19世纪40至60年代以蜡烛为主题,面向青少年发表了一系列演讲。演讲内容后来被编成《蜡烛的化学史》一书出版发行,内容主要涉及蜡烛的组成、蜡烛的燃烧,以及氢、氧、水、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还有大气的组成。如“我们知道蜡烛曾是一种重要的照明工具,它很亮,但温度不高;而同样来自氢氧焰的火炬,温度很高却不亮”。不过,科学家对物体的加热发光原理的解释,直到1925年运用量子理论才最终完成(如霓虹灯是由氛气放电造成原子内部电子的跃迁而发光的),法拉第那个时代这些理论都尚未成形,但是他对自己实验所描述的现象,进行了完全合理的解释。截至2020年,《蜡烛的化学史》英文版已再版200多次,日文版也畅销了80多版,第一部中文全译版正式问世。有两名日裔诺贝尔奖获得者将该书视为自己的启蒙读物。

——据[英]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等整理

材料二   1950年8月,“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正式成立。该协会在当时推动翻译了大量苏联的科普图书,比较著名的有商务印书馆的“苏联大众科学丛书”,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联青年科学丛书”、高等教育出版社选译的“苏联大百科全书”系列等。1961年开始,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国内出版了一批质量较高的知识科普丛书。代表性作品的有胡愈之倡导、竺可桢等参与撰稿的“知识丛书”,华罗庚等编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小丛书”,茅以升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自然科学小丛书”,李四光等撰写的《科学家谈21世纪》,等等。这些图书都受到了广大读者包括青少年读者的广泛欢迎。在借鉴苏联科普名著的基础上打造的《十万个为什么》丛书,创造了中国科普出版史上的奇迹。

——摘编自颜实《70年,由科普爱上科学——记新中国科普出版70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蜡烛的化学史》一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普事业发展的表现,并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科普事业发展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450-1650年之间出生的被认为有资格收入到《科学家传记词典》之中的欧洲科学家,大约87%都接受过大学教育,如图为其中的代表。据此可知当时(     
科学家国别领域大学就读或任教
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克拉科夫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就读
布鲁诺意大利数学、天文学在里昂、图卢兹哆嗦大学任教
伽利略意大利天文学、物理学比萨大学就读、任教
牛顿英国物理学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就读
A.基督教会已退出历史舞台B.科学革命已突破大学的范围
C.文艺复兴促进了思想解放D.大学为科学革命奠定了基础
2024-03-26更新 | 310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无论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的行星定律、伽利略的运动定律、牛顿的力学体系,还是培根和笛卡尔的科学方法论,都促使人们开始理智地看待古代权威,从对古代权威的反思发展到对古代权威进行理智地批判。其意在说明,近代科学革命(     
A.推翻了教会的神圣地位B.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
C.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D.加快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4-02-21更新 | 452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后,一些著名数学家对该学说提出了责难:如果地球在绕太阳运动,那么应该可以观测到恒星的位置有一个周年的变化,上抛的物体不该掉到原地等。据此可知(     
A.经典力学体系影响深远B.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
C.学术争鸣深化科学革命D.理性主义受到时代推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是近代几位科学家的研究介绍。据此可知,近代科学革命(     
哥白尼以数的和谐运动观为前提,以天体运行为研究对象,认为天体运行的法则服从于数学法则,数学是检验天体运行规律的工具
开普勒以其长期天文实验观测的数据为材料,以演算、分析、论证为渠道,精确计算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伽利略批判亚里士多德的以太学说,将自然的研究方向从亚里士多德主义中“质的判断”向“量的确立”转变
A.运用实验验证运动规律B.重视数学与实验结合
C.通过观察归纳认识本质D.注重具体数据的分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632年,荷兰画家伦勃朗创作了团体肖像画《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作品还原了解剖学课上师生的鲜活面貌和细腻情感,下图所示为画中部分人物面部和手部的特写。这一作品(            
   
A.利用科学情境传播人文精神B.采取卓越技法还原真实瞬间
C.集中体现文艺的世俗化倾向D.意在展现画家复杂内心世界
2023-08-1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稳派联考2023届高三5月模拟预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根据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尝试:1869年把已发现的63个元素用拉丁字母表示法寻找规律,最终把元素固定到所在的位置;1871年系统地提出了元素周期律体系,并预言了3种未知元素。据此可知,他在研究和编制元素周期表过程中(     
A.解释自然规律和预见自然现象B.推动自然科学和生产力的发展
C.体现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精神D.工业革命助推科学与技术结合
2023-04-14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4世纪末,德国纽伦堡出现了装有16个计时纽的有的用于冬天长夜计时的闹钟,它使得人们不再根据昼或夜的自然长度来判断时间。16世纪时,英国清教徒不但强调“用好你的时间”,而且更重视“用好每一分钟”;英国公共场合悬挂的钟,常以分针最为醒目。由此可知,近代西欧(     
A.时间观念的更新促进人类的解放B.科技发展助推人们观念的革新
C.钟表的发明使人们生活节奏加快D.宗教改革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
2023-03-26更新 | 370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1632年2月出版的《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有力地批判了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错误理论。8月,罗马宗教裁判所下令禁止这本书出售。10月,伽俐略接到了宗教裁判所要他去罗马接受审讯的一纸公文。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挑战了封建神学的权威B.否定了罗马教廷的地位
C.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D.误导了普罗大众的认知
2022-03-05更新 | 40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