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知识生产与知识危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6 世纪,在个别王室成员和贵族的私人庇护下,英国有识之士开始质疑教会垄断的经院哲学和神学体系,研究文学、艺术和历史等世俗学问,以业余或兼职方式传播“新学”。16世纪,英国教区牧师收入锐减,传统教育衰落,引发知识危机,在早期资产者的资助下,“新学”群体组织了“古物学会”和“格雷欣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以推动各种新知识的生产和传播。

——摘编自张乃和《英国现代知识生产机制的形成》

材料二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知识危机”,又被称为“实证主义反叛”,最迅速发生在哲学领域,新的哲学理论在1914年之后焕发了前所未有的吸引力。物理是对正统理论颠覆最显著的领域,无论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形成于1927年)正确与否,但已经在更广泛的意义上重创了确定性。在一个接一个领域里,自认客观的声明逐一遭受怀疑,对普遍规律和使用方法的信任也遇到相同的危机。历史学和社会学里也有相似的辩论,探讨自身学科领域的科学性。

——摘编自【英】彼得·伯克《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维基百科》

(1)根据材料一,概括15—16世纪英国知识生产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对英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上半叶西方“知识危机”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诱发“知识危机”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材料2   他(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

——摘编自《宋应星评传》

材料3   在长期实验观测、计算和深入思考下以数学公式表达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摘编自《牛顿传》

(1)据示意图指出15世纪后中西科技出现不同走向的原因。
(2)据材料及所学,比较中西科技的不同特点。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科学的兴起并非偶然,社会思潮是其催化剂;哲学是思想的源泉,为科学家带来强大的精神动力,且为近代科学的研究提供合理的基础和方法论,促使实验和理性相结合,形成完备的科学研究体系;宗教思想的改变消除了天主教会对近代科学发展的威胁,赋予了欧洲大陆新的上帝观、自然观和人性观。人们得以重新审视世界,这为近代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刘宗圣《浅谈近代科学兴起的思想背景》

材料二以法国为中心的思想启蒙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以及狄德罗的《百科全书》被称为资产阶级的“福音书”。启蒙思想家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这次思想启蒙仍然在资产阶级思想范围内,却比文艺复兴时期更为彻底,而且形成了系统的人文科学理论(包括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法国思想启蒙运动的直接结果是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至此,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法国确立。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欧洲各国的革命:1848年革命风潮席卷包括德意志和意大利在内的大半个欧洲;受启蒙思想的影响,19世纪中叶,俄国废除了农奴制;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摘编自陈《探究中西方思想启蒙在社会发展转型中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科学兴起的思想背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启蒙运动的作用。
2022-07-11更新 | 139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次科学革命,始于哥白尼,历经开普勒、伽利略的工作,到牛顿时才得以最终完成。发生了近代科学革命的16、17世纪,是一个真正光荣的时代,人类不仅获得了完全不同于中世纪的与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真正有用的知识,还在当时和随后的时间里推动着人类的知识以超越历史上任何时代的速度发展。经过科学革命,具体的定量化实验,逻辑上前后一贯的严格推理代替了似是而非的思辨讨论;严格而又明确的定律代替了令人费解的神谕式的教条;验证代替了信仰。

——摘编自肖德武《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

材料二:这是一场以理性和自由的光明驱散蒙昧和狂热的黑暗的运动,主要是由一群自称为“哲学家”的人发起的。它在英国并不像在法国那样,没有在相对短的时期内达到巅峰,其影响也不像法国那样蔚为壮观。

——摘编自[美]弗兰克·梯利《哲学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哥白尼和牛顿在科学上的贡献,并分析近代科学革命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的精神内核,并概述“这场运动”发展的阶段性。
2023-06-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县民族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理论思维的培养和发展,“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没有“别的办法”。纵观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轨迹,每一次科学中心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的孕育和滋养,自然科学与哲学相互交织、如影相随。

——摘编自张云龙、马淑欣《论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内在勾连——基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视角》

材料二   表为二战前后有关原子能的运用大事记(节选)   

时间事件
1941珍珠港事件的前一天,美国罗斯福总统正式批准开发原子武器的计划
1942美国政府正式制定了原子弹研究开发计划,取名为“曼哈顿工程”
1945716日,原子弹试验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试爆成功,标志着人类利用原子能时代的开始。随后,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了两枚原子弹
1949苏联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代号“南瓜”
1952美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英国的原子弹试验成功
1953苏联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1954苏联建成世界第一座核电站,开创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新篇章
1960法国原子弹试验成功
1964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5 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67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说明“自然科学与哲学相互交织、如影相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前后各大国开展核能研究与利用的背景与影响。
2023-07-0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6世纪,欧洲爆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当时欧洲的市民和知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天主教的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又苦于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于是便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恩格斯曾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文艺复兴不单单是文学艺术的复兴,而且是思想和科学的复兴。

——摘编自孟节省   林雪原《西方文化漫谈》

材料二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对欧洲和美洲的知识界有着一系列的影响。“理性”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他们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他们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权力制衡等。尽管启蒙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但其主张各有差异,如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1689~179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的进步之处,并简析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众所周知,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但随着日耳曼、汪达尔等蛮族大量融入罗马社会,其经商头脑深深影响了西欧人的生活观念,日耳曼人也接受了罗马教育并发明了基于拉丁字母的文字。9世纪时,欧洲人频繁地前往阿拉伯人控制下的亚历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繁华城市进行贸易,11世纪时,意大利北部城市威尼斯重新建立起了西欧与东方的联系。中世纪欧洲就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摘编自张海《欧洲发展史新释——从古代到工业革命》等

材料二   1314世纪,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城市自治权的出现促生了近代西欧地域文化的出现。14世纪后,人文主义者强烈疾呼以“人性”取代“神性”、以科学知识取代神学观念、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取代消极悲观的人生哲学。17世纪前后形成的科学理性观念,深刻影响着近代西欧社会。在工业革命的刺激下,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观念甚嚣尘上,世俗教育和技术教育取得了重大突破。经过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近代西欧文化成为社会转型的支撑。

——摘编自冯英《人文主义: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地域文化的特征并简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近代西欧文化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021-07-10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凤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科学组织中,英国皇家学会的产生较为典型。1662年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批准成立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学会把具体的探索任务或研究项目分配给会员个人或小组,同时学会还要求会员进行任何他们将促进学会目标和科学研究的新实验,定期举行会议让会员通过做报告和演说向学会汇报研究成果、演示实验等,所有会员都可以对所提出的科学问题进行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建立了一些专业学术委员会来指导学会各部门的活动。1665年3月学会出版学术刊物《皇家学会哲学学报》。在科学研究方面,皇家学会致力于科学研究的支持和鼓励,使得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医学等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成就。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中国之有科技社团早自明代始。明嘉靖年间,祁门人徐春甫在顺天府成立了一个名叫“一体堂宅仁医会”的医学团体。在此后的3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科技社团一直没有得到发展。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的晚清最后十几年是中国近代科技社团萌芽与创立时期。民国时期的科技社团规模都比较大、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中国科学社于1914年夏创立于美国,发起人是一批留学美国的青年学生,中国科学社由于后来大多数会员回国工作、便于1918年把社所迁回祖国。中国科学社的科学事业在社章中做了规定,这些科学事业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创办《科学》月刊;第二,创办上海明复图书馆;第三,创设研究所;第四,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中国科学社的所有这些工作都对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旧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重要的科学社团之一。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方科技社团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科技社团各自产生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西方科技社团相比,中国科技社团的特点。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科技社团的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它极强的实用性。由于它的极端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而实用性科学眼光不够远大,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空间是极小的,除非大一统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实用型科技就只有停滞不前。从盛唐到明末100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中国政治的相对稳定,其独特的科学技术体系得以逐步完善和发展。近代中国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

——摘编自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近代自然科学建立起来。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虽然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是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编自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自然科学产生的背景以及其作用。
2019-11-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段测试历史(选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