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之内。 学习历史如果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则无从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下图历史事件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从上图所示序号中任选一个序号填写历史事件。依据图示事件提炼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所提炼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1-08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段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有一条贯穿古代中国和近代欧洲的鲜明主线: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从伏羲到牛顿,有一群不同年代、不同信仰和不同国家的“夸父”们前赴后继地“追逐太阳”,不断改变着人类的命运。

——摘自隋云鹏《夸父追日:从伏羲到牛顿——兼论理性主义的发展》


解读材料,围绕人类“追逐太阳”的主题,自拟题目,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可以选择二位或二位以上“夸父”,也可以选择一个时代,或以古今结合、中外关联进行整体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事件
康熙年间牛顿于1665年(康熙四年)发明微分法,1666年发明积分法,1673年提出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742年(乾隆七年)《御制历象考成后编》提到“西人奈端等屡测岁实”(奈端,牛顿译名),是已知中文著作中第一次提到牛顿的名字
1799年(嘉庆四年)文献大家阮元编《畴人传》,引用《御制历象考成后编》,首次为牛顿立传,但对牛顿的学说没有介绍
1859年李善兰和英国传教士合译《重学》《谈天》《代微积拾级》,介绍牛顿天文、力学、数学等理论,牛顿学说逐渐在中国传播
1898年梁启超认为“奈端倡‘打破偶像’之论,遂启近代科学”,康有为、谭嗣同等人也积极宣传牛顿学说
民国时期孙中山高度评价牛顿,将牛顿的科学理论作为其“建国方略之心理建设”的一个思想基础。《开明国语读本》引用“牛顿煮表”的故事,鼓励孩子探索未知世界

——据王洪鹏《牛顿学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提取中外关联的两项历史信息并加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提取的信息,阐述须有事实依据,逻辑恰当严密,体现中外关联)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根据表中中外历史信息,比较中西科技发展史的特征,拟定一个论题,可结合其他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1763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然而,到1914年,欧洲诸强国已并吞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它们)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关于它们,须特别提到的一个特点是,它们并不是平等或独立地进行的。它们互相依赖,连续地一者对另一者起作用

——摘编自《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中省略号部分补充完整,并运用世界近代史的史实对此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补充的内容准确合理;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钟表的演变


古代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中世纪末期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
近代早期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
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
20世纪50年代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
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7-08-04更新 | 6840次组卷 | 37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