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徐寿是清末著名科学家。同治元年(1862年)3月,他和华蘅芳进入了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眼看当时外国轮船在中国的内河横冲直撞,十分愤慨,他们通力合作,决心为中国制造蒸汽机。但是,一无图纸,二无资料,仅仅从《博物新编》这本书上看到一张蒸汽机的略图,又到停泊在安庆长江边的一艘外国小轮船.上观察,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在18627月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此后,他们又着手试制蒸汽船,希望能在江海上与入侵者抗衡。18664月,在徐寿、华蘅芳主持下,制造出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蒸汽动力船——“黄鹄”号。中国军队的第一艘蒸汽船以及中国近代的造船工业从这里启航。

——《上海化学工业志》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成为时代最强音。为了回国,钱学森隐忍负重5年,历尽波折,最终于1955年踏上回国的旅途。……陈能宽在并不熟悉的爆轰物理领域,参加我国核武器研究,隐姓埋名长达1/4个世纪。

“两弹一星”事业是新中国在内有困难、外有压力下,独立自主从零起步的。科学家们凭借最基本的物理学原理,用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颗火热的心、一个不知疲倦的大脑日复一日进行计算,科学奇迹终于诞生。196410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对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核威胁是一一次漂亮的反击。在此期间,1966年,我国成功进行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19704月,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被送上了天,打破了西方大国对航天技术的垄断,大大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威望,为国人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两弹一星”铸就中华民族精神脊梁》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研制“黄鹄号”的背景及其成功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弹一星“内有困难、外有压力”的研制背景及其成功的影响。
(3)介绍一位你所崇拜的科学家并说明理由。
(4)综上,试概括“科学家精神”。
2023-05-13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麦哲伦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达·芬奇通过解剖了解了人体结构,伽利略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明了"地心说"的谬误,牛顿和莱布尼茨几乎同时发明了"微积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文艺复兴波及范围日益广泛B.地理大发现推动了思想解放
C.自然科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D.欧洲社会孕育了转型的力量
2023-04-21更新 | 1228次组卷 | 25卷引用:天津市五校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3 . 11世纪以来,人们认为君主具备手到病除的神性。君主的触摸可以治愈各种疾病,尤其是被称为“国王病”的淋巴结核。君主触诊成为备受珍视的仪式,成为君主威望的象征。到牛顿和洛克的时代,就像占星术和炼金术突然间风光不再一样,触诊也几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A.科学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君权观念B.近代医学进步攻克诸多传染疾病
C.君主权力运行受到法律严格限制D.科学宇宙观动摇了教会神圣地位
2023-04-07更新 | 4531次组卷 | 32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3届高三模拟统练(7)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现代科学发展的历程和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概况
16世纪 近代科学产生,天文学革命,近代物理学诞生。近代科学革命是从意大利开始的,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伽利略就是意大利人。
17世纪 牛顿的方法论集中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这一时期,英国成为欧洲科学的中心,吉尔伯特、哈维、牛顿等科学大师都是英国人。
18世纪与理论科学研究无关的技术发明多数发生在英国,但却马上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科学自此越来越面向实用技术,并形成科学—技术相互加速的循环机制。同时,启蒙运动使近代科学精神在法国广为传播,大革命中诞生的民主政制认识到科学的进步意义,从而使法国一跃取代英国成为欧洲科学强国。
19世纪自然科学形成空前严密和可靠的知识体系。进化、发展的观念进入自然科学理论之中。从1851年到1900年的50年间,理论科学和技术科学上的重大成果数目,英国占106项,法国占65项,美国占33项,德国占202项,德国已居明显领先地位。德国科技领先地位一致持续到20世纪前半期。
20世纪理论科学经历一系列革命,以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为先导,在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等领域均发生重大理论变革。信息时代到来。二战后,许多欧洲最优秀的科学家来到美国,极大地推动美国理论科学的发展。此时的美国,借着它在两次世界大战积攒下来的庞大经济实力,由联邦出巨资支持基础理论研究,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头号科技强国。

——摘编自吴国盛主编《科学的历程》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轨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原因及影响。
(3)围绕世界科技中心转移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占据核心地位。契约论、自由主义、科学精神等许多形成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都是凭借理性的支撑而树立。理性概念自身也经历了由神的恩赐、人的本性、自然理性向启蒙理性的内涵发展与演变,并因此导致西方近现代社会进程的独特特征。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和以现代性为核心的社会学,都受到理性世界观的主导影响,从中亦可获知当前现代性反思的重点。

——摘编自姚德薇《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结合材料信息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理性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7-20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学文化同时包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人类精神同时也包括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主义因为失却人的本质的自由之维而盲,人文主义则因为失却人的本质的自觉之维而虚……人学文化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本质的反映,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才能获得不断的进步,从而也才能在物质上为人类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而科学技术只有在高尚的人文精神的引导下,才会尽可能的发挥积极的正面的效应,从而真正造福于人类。

——胡长栓《超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


结合材料围绕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观点,并用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对所拟定的观点进行阐释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