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针对北美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地方议员亚当·斯密认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是引发北美殖民地倾茶事件的主要原因。他批判蓄奴政策和黑奴贸易,指责英国政府限制性的殖民地政策阻碍了财富增加,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赤字,也违背了人权。亚当·斯密的这一认识(     
A.推动英国外交政策转变B.论证了美国独立的正当性
C.丰富了启蒙思想的内涵D.指出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2024-01-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7世纪末,法兰西院士佩罗尔说:“翻开一本书,我们不能判断是用拉丁语、希腊语,还是用法语写的。”面对这一现状,1719年8月,《特雷乌报》刊行《拼写构想》,制定了印刷字体大写的规范,法语的统一化方案在印刷领域中得到了有效实践。这一现象(     
A.制约了不同文化的交流B.推动了法国民族国家形成
C.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D.打击了罗马天主教的统治
2022-12-10更新 | 376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伏尔泰认为,孔子创立的儒学并非西方意义上的宗教,而是伦理的格言。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由此可知,伏尔泰意在
A.建立一个中国式的伦理社会B.利用儒家思想反对教会专制
C.废除对基督教神学的信仰D.用开明君主制取代专制王权
4 . 17世纪,哲人们、科学家们想用科学来验证上帝,要用“科学的方法”驱散世俗对宗教的怀疑,尽管没有找到答案,但是在反复“论证”的过程中却为思想解放、理性解放开了路。由此可推知,这一“论证”过程
A.彻底摧毁了封建神学思想B.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C.助推人们独立思维的形成D.确立了理性的绝对权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7世纪,德国文学界媚法之风盛行。18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扩散,德国文学界主张不迷信法国的古典主义文风,倡导研究德意志民歌和历史,用德语创作,以诗歌、戏剧等作为宣扬自由、平等思想的平台,并激发日耳曼人那种共同体精神。德国的文学革命体现了
A.德法不同的文化差异B.文学界反权威反传统
C.德国文化具有统一性D.思想启蒙的双重作用
6 . “中国形象”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流行语,在欧洲启蒙思想家眼中有不同的变化,在批判欧洲暴政时,他们提倡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在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时,他们又极力证明中国是典型的专制主义暴政的东方国家。上述变化反映了启蒙思想家
A.借中国文化反对君主制度B.对中国的主张摇摆不定
C.借中国之名行反封建之实D.试图重新解释中国文化
7 . 在近代西方世界,“16世纪被称为是文艺创新的世纪,18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后者与前者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推动了西方的社会转型B.构建了资本主义政治方案
C.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D.批判了基督教会的专制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认为同时面对义利时,要“义以为上”,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更明确、更直接地主张舍生取义。董仲舒认为:“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朱熹指出:“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所以应当“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摘编自刘华堂《古代中西方义利观之比较》

材料二 西方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幸福,启掌思想家爱尔维修用求乐避苦的人性主张来反对封建束缚和禁欲主义。英国法学家杰罗米·边沁认为,功利就是道德的基础和善恶的标准,凡是符合功利的行为就是善的行为,就是值得去做的行为;凡是不符合功利的行为就是恶的行为,就是不值得去做的行为。

——摘编自柳娟《中西传统义利观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义利观的发展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义利观与西方近代义利观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2020-04-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世纪以来,研究者视启蒙运动为欧洲现代化转型的基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指责其具有极权主义和欧洲中心论的思想;21世纪后,新史学从种族问题、女性主义、环境主义等多个角度考察启蒙运动。这说明
A.历史研究缺乏明确目标和方向
B.社会发展会影响历史研究视角
C.环境史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D.新史学代表历史研究发展趋势
10 .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是(  )
A.三权分立说B.人民主权说C.社会契约论D.天赋人权说
2020-01-07更新 | 110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太原五中高二12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