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
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2016-11-18更新 | 2071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复习试题1
2 . 根据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知识是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照此方法,图中两处空白应填
A.东印度公司、重商主义B.庄园经济、文艺复兴.
C.工场手工业、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自由主义
2021-07-08更新 | 452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出现了席卷欧洲的“中国热”现象。法国伏尔泰在《风俗论》中,阐释了对儒家哲学的理解,以中国为矛攻击当时法国社会的政治和宗教制度。德国莱布尼茨在《中国自然神论》中,推崇儒家的理性精神。法国魁奈被尊称为“欧洲的孔子”,他在《经济表》中,将中国树立为欧洲重农典范和理想社会,以针对当时法国重商主义泛滥的窘迫社会状况;在《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中,认为中国的专制不是建立在武断的奇思妙想上,而是遵照规律法则,关注的核心是人们的福祉与社会和谐。

——摘编自黄丽娟《“中学西渐”欧洲现代精神的中国借鉴》

材料二   和法国、德国相比,英国的“中国热”在18世纪呈现出“早退”的现象,虽然此时英国民间的“中国热”仍在持续,但知识界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却在降低,如英国学者斯当东曾说:“中国政治制度上没有代议制性质的机构来帮助、限制和监督皇权。”亚当·斯密则指出:“许久以来,他(中国)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此外,他们对中国的研究也开始有意识地与开拓海外市场的经济动机紧密相连。

——摘编自严建强《欧洲“中国热”中的英国社会》

(1)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欧洲思想家眼中中国文明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思想家掀起“中国热”的意图。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英国“中国热”“早退”的原因。
2016·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4 . “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持以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A.伏尔泰B.狄德罗C.卢梭D.孟德斯鸠
2016-11-27更新 | 971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18世纪后期,法国学者雷纳尔把美洲描述为“低劣”或“退化”的对象,以凸显欧洲文明的“优越”和“理性”;同时又赞扬美洲印第安人对自由的维护。对此理解合理的是,该学者
A.鼓励美洲的民族独立B.强调欧洲文明的优越性
C.提倡不同文明的交融D.力图宣扬欧洲启蒙思想
2015·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也不能将他们自己的人格从承当者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集体身上。”持以上观点的思想家是
A.洛克B.霍布斯C.伏尔泰D.孟德斯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十个世纪以来最杰出的人物。当然当得起‘伟大’两个字,……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     

A.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
B.提倡权力的制衡,防止暴政
C.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专制
D.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
2023-04-18更新 | 70次组卷 | 59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认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项权力之间分权制衡,才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三权分立”学说成为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
B.洛克分权学说的重要来源
C.资产阶级政权建设的理论基础
D.民主制度实现的最佳理论
2019-08-26更新 | 453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暨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科学革命,通常指欧洲16-17世纪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的一系列变革,其中尤其以天文学和物理学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中世纪欧洲大学教育的发展,为科学革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文艺复兴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新航路的开辟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为科学革命提供了动力,如新大陆的发现就证明托勒密的地理学是错误的,远洋航行也需要更精确的航海测绘以及望远镜、气压计、温度计和空气泵等新工具,这些需求成为科学研究的动力之一。英国皇家学会于17世纪60年代成立,专注于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的研究。一些城市出现科学研究协会,形成关注科技进展和实用发明的氛围。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7世纪欧洲科学迅速发展的原因。并写出这一时期天文学和物理学成就各一例。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在科学、理性和经验事实的武装下投身到与教会和中世纪黑暗的斗争中去。启蒙运动产生了旷日持久的影响力。

——摘编自【美】理查德·塔纳斯《西方思想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学和理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启蒙运动产生了怎样的“旷日持久的影响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