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B.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C.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D.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2020-02-10更新 | 126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2-2013学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是(  )
A.三权分立说B.人民主权说C.社会契约论D.天赋人权说
2020-01-07更新 | 110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三明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 ,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在启蒙运动中当时资产阶级先进思想家为了向封建势力夺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必须砸开宗教蒙昧主义的枷锁,冲破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以启迪人们的觉悟,并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做了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准备。 

——《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它对绝对主权造成强有力的打击大革命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还颁布了法律并推广到欧洲国家。

材料四  美国前总统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才不会害人, 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1)依据材料一,指出“现代民主政治的源头”是古代希腊哪个奴隶制城邦?
(2)根据材料二,指出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并归纳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共同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概括法国大革命是怎样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的?
(4)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美国是怎样把统治者的权力关进笼子里的?
(5)上述材料所提及的制度与机制创新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021-07-0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一)历史试题
4 . 法制建设和法治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是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需要。……尤其是考虑到当时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携带它自己的法律。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皆可适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649年,克伦威尔等下议员之所以选择公开审判查理一世的程序,不仅仅是为了遵守普通法传统、防止未来的暴政,更是为了让全世界见证他们进行的是正义的事业。审判查理一世的庭审节录:国王查理一世:“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这是古老的、合法的世袭权力,我绝不会违背这项托付的。我也不会对新的非法权威作出回应,这违背了上帝对我的托付:所以你要先告诉我你们的权力来源,否则我无可奉告。”

法官布拉德肖:“法庭现在以英国人民的名义要你答复,因为英国人民把你选为国王的。……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国王的即位宣誓就意味着契约的开始履行。当然,先生,这一约束是相互的,你是他们忠实的君主,他们是你忠实的国民”。

——摘编自杰弗里·罗伯逊《弑君者: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的人》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十二铜表法》“保守”的主要表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使罗马人制定《万国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查理一世和布拉德肖的观念冲突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审判查理一世的背景,并指出上述审判对其后世法律发展产生的影响。
5 . 人文精神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摘自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精神的新生”?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个该时期的代表人物。
(2)据材料二,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思想的主要原因及这些思想的精神内核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发现人类社会也有“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A.三权分立说B.社会契约论C.天赋人权D.法律平等
2020-09-22更新 | 76次组卷 | 3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复习试题3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后期,“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是中外关系史上的两件大事。可以说,在这一时期,近代西方主要的自然科学知识大都传到了中国。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在传入西方近代知识和理念的同时,也把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介绍到西方去。中国的哲学、文学、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以及造纸、印刷、农艺、饲养、医学、药物、数学、天文、造船、建筑乃至诸工百艺,都引起了西方传教士浓厚的兴趣。他们不遗余力地翻译、评介这些浓缩了中华几千年文明的精华,以滋补处于起步阶段的西方近代社会。儒家典籍和随后传至欧洲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在欧洲的上层社会和知识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国狄德罗主持的百科全书派,热心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将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理想,作为无神论或自然神论的有力武器。直至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著名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还可以看到孔子思想的影响。

——摘编自陈梧桐、彭勇《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


(1)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中欧文化交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当时法国启蒙思想家大力推崇中国儒家文化?

材料二   为博取列强的好感,日本政府于1881年开始在东京建造具有欧洲文艺复兴风格的鹿鸣馆。政府经常在此举办一些欧式娱乐活动以取悦列强,从而掀起了席卷全国的欧化风潮,直至九十年代初,其余风流韵犹绵延不绝。为达到修约目的,急于取媚于外,以鹿鸣馆为主要舞台的欧化表演达到了夸张的地步。例如伊藤博文首相于18874月在鹿鸣馆举办大型化妆舞会,参加者达四百人,伊藤本人化装成威尼斯贵族,山县有朋化装成幕末藩兵的模样,而三岛通庸警察总监则装扮成一个日本古代武将,就连内大臣三条实美的夫人也打扮成乡下姑娘赶来助兴。这类活动将政府欧化表演推向高潮,从生活习惯、服饰的欧化,到戏剧、美术等文艺方面的欧化改良,甚至出现了语言拉丁化、改良人种的主张。

——摘编自张国义《论鹿鸣馆时代日本国家主义思潮的兴起》


(3)根据材料三,你如何看待当时日本的“鹿鸣馆现象”?
2020-12-3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
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2016-11-27更新 | 245次组卷 | 3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四地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孟德斯鸠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天赋人权B.人民主权C.分权制衡D.社会契约
10 . 在中世纪的土壤中萌生了现代西方文明的种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是从日耳曼人的家族血缘制度、亲兵制度和罗马的军事体制中逐渐产生的,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主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   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是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摘编自【美】朱迪斯.M.本内特、C.沃伦.霍利斯特《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三   14-20世纪世界历史事件(部分)

时间事件时间事件
14—17世纪文艺复兴1789— 1794年法国大革命
16世纪宗教改革1804—1826年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7—18世纪启蒙运动1871年巴黎公社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注:表中事件按主题分类,可分为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等主题。

——据吴于度、齐世荣《世界史》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
(2)材料二提出欧洲中世纪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西欧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思想解放运动主题相对应的3个事件的精神内核(核心主张)。
2024-04-1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物理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