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思想启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启蒙思想家梅叶大声疾呼:“世上穷人们受各种迷信及偶像崇拜欺骗的时间已经够久了,富人和强者掠夺和压迫穷人的时间也已经够长了。”马布利认为:“自然界并没有创造国王、统治者、庶民和奴隶,人生下来是完全平等的。”

——摘编自《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与中国“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比较》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从思想领域而言,可以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推动了他们的思想解放。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思想启蒙”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在内容、作用方面的相似之处。
2021-01-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奥托迈耶认为:“大量的国家权力不应只集中在一个位置上,而是应该以适当的方式分配给不同的主体来承担,以实现权力的制约和适度,行政权应属于国王。”据此可知,奥托迈耶认为
A.应实行权力分立与制衡B.国王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C.立法与行政应各不关联D.君主自觉遵守法治理念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欧洲启蒙运动中,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摘编自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与儒学在法国的传播》

 材料二   19世纪后半叶由李鸿章、曾国藩等倡导的学习西方的改革,打破了儒学在知识和精神领域一统的局面。而20世纪初清政府兴新学、废科举,逼使孔子和儒学在知识领域退居次要地位。而辛亥革命皇权政治的瓦解,使孔子儒学失去政治上强有力的保护。这以后,即使没有新文化运动,孔子和儒学在精神领域的沦落也只是时间问题了。而其基本原因,就是儒学中没有产生有效的抵御列强侵略和强国的有效办法。

——迟云飞《近代中国孔子和儒学地位衰落的进程及其必然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西传的原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影响衰落的原因。
4 . 马克思认为,为了防止权力腐败,应把选举权和撤换权掌握在人民手中;列宁提出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思想”。而在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中,与此相似的主张出自
A.伏尔泰《哲学通信》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C.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D.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5 . 在康德看来,公民“就自己而言不承认人民中有什么上司,而只承认他在法权上有道德能力赋予其责任的人,就像这人也可以赋予他责任一样”。这表明康德主张
A.人非工具B.独立思考C.人人平等D.契约精神
20-21高二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启蒙运动在宣传上不仅采用许多学术性、理论性著作,还出版了科普读物。同时面向社会,出版发行了大量通俗易懂小册子,并且还利用小说、戏剧、诗歌等大众文艺形式,力求让更多的群众受到教育。这说明启蒙运动
A.促进了近代教育快速发展B.明显提高了全民文化素养
C.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D.努力构建民主科学的时代
7 . 17-18世纪,为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的压迫.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由此在思想领域掀起了
A.文艺复兴运动B.智者运动C.宗教改革运动D.启蒙运动
8 . 卢梭针对儿童提出不同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魁奈提出经济自由原则;伏尔泰倾向于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这反映了启蒙思想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实现了欧洲社会的转型D.描绘未来社会的蓝图
9 . 有学者认为,西方先哲们在人类社会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主要阐述了
A.共和政体彰显民主真谛B.启蒙思想的重要主张
C.自由需要以法治为前提D.代议制民主的合理性
10 . 18世纪的欧洲,随着识字人群和人们读书热情的高涨,私人和公共的借阅图书馆遍布各个城市,人们在咖啡馆、酒馆、沙龙和街头巷尾谈论交流着新思想。这些现象
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滥觞B.促进欧洲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有利于启蒙运动的深入D.瓦解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