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统计,从1724年到1789年间,法国获得默许出版的图书共12610部。其中,神学和法律书籍几近消失,纯文学、艺术和科学方面的题材占绝对优势,科学和艺术方面的书籍增长尤为显著。这一书籍出版趋势表明法国(     
A.专制王权达到顶峰B.文艺创作冲破了神学束缚
C.启蒙理性得到成长D.大革命推动政治文化重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大力传播牛顿的观点。他曾说:“牛顿的圆规衡量了整个宇宙,揭开了巨大的帷幕,显示出世界的真面目”这反映了
A.科学理性的时代精神B.宗教神学地位的动摇
C.开启了近代自然科学D.西欧政治民主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英文“Modern”一词在16世纪才开始使用,原意是“目前”或“最近”,17世纪以后渐渐有了“较好的”含义,被历史学家用来指自己的时代,以有别于已过去的时代。这一变化反映出(       
A.启蒙思想渐入人心B.人文主义推崇古代
C.西方中心论受追捧D.自由主义强调权利
2024-01-29更新 | 336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3 世界史(选择题汇编)- 2024年1月“九省联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随着工业化的展开,欧洲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无论是经济实力上升的中小资产阶级,还是日益壮大的工人阶级,都力求在议会中拥有代表,维护自己的权益。19世纪中后期,欧洲国家在不同程度上经历了政治民主转型。

——摘编自齐世荣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三   政治革命同经济革命一样……经济革命开始于英国,然后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后来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政治革命也相同,17世纪的英国革命标志其开始,随后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标志其更进一步的发展。然后,它在19世纪时影响了整个欧洲。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说明启蒙运动发展的背景。
(2)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9-03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历史非选择题分类练2024版全国通用-第一部分分类突破题型1学科综合题类型2世界史综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世纪上半期,欧洲喜歌剧有了较大变化,以市民、工场主、工人、农民、流浪汉为题材的增多,反映王公贵族豪奢生活的题材减少。这些喜歌剧题材变化还常常表现为歌颂中下层人民的热情、公正、智慧和力量。这些变化源于(     
A.文艺复兴运动兴起B.启蒙运动向纵深发展
C.工业革命弊端初显D.资产阶级革命席卷欧洲
2023-05-25更新 | 401次组卷 | 4卷引用:(选择50题)主题09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6 . “艺术赞助人制度”与欧洲近代绘画

材料一15世纪以来,罗马教廷和意大利的一些大商人,都有对文化事业的爱好,他们乐于充当文化赞助人。艺术家把作品卖给赞助人,买家也会委托艺术家制作特定作品。有学者称其为“艺术赞助人制度”。《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为富商约稿所绘,米开朗琪罗应教皇要求创作了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西斯廷圣母》则是拉斐尔为西斯廷教堂创作的祭坛画。此后三个世纪,欧洲画家们也多依宫廷贵族的委托进行创作。画家被委托人和贵族阶层供养,几乎等同于显贵家族的仆人。这段时间盛行祭坛画、肖像画,风景画普遍遭到鄙夷。

材料二19世纪之后,新一代艺术家们不再依附教皇和贵族,画家们的创作目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法国画家库尔贝宣称:“(我)一时一刻也不违背我的良心,一分一寸也不画仅仅为了取悦于人、易于出售的东西。”雷诺阿的名言是:“如果画一个东西不能给我乐子,我画来干吗呢?”他们相信自己可以画一切事物。随着照相术的发明,传统的“画得像”失去了意义,“风格”变得至关重要。1872年,莫奈创作的《日出·印象》标志着一个新画派——印象派问世。他们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


(1)阅读材料一,结合历史背景,分析15世纪以来欧洲画坛“赞助人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欧洲画坛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简述变化的原因。
2023-05-12更新 | 26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活动虽然具有多向性,虽然有着选择的余地,但选择并非凭空进行,也不是绝对自由的,而是由既定条件决定的;因此,既不能认为社会经济结构决定一切,也不能忽视社会经济条件的决定作用;而应当把自然生态变化、人类主观活动以及自由选择余地等等因素与社会经济结构放在一起,综合考虑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从而避免片面性。

——摘自刘北成《<全球史译丛>总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的观点。(要求:可围绕材料观点整体或任意一点进行论证,论证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05-06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9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是16—18世纪德国社会职业发展趋势,这反映了(     

A.工业成为社会主导产业B.宗教改革推动了出版业兴起
C.社会风貌发生重大变化D.统一的德国影响力不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6、17世纪的主要科学成就不是在大学里面发展的,而是在沙龙里面发展,并出现了培根、开普勒、哈维、霍布斯、笛卡尔、波义耳等鼎鼎大名的科学家。这反映了当时
A.对自然认识产生革命性变化B.封建专制统治的不断加强
C.近代科学前进方向尚未明朗D.科学家主要来自平民阶层
10 . 中世纪,英国贵族的文学形象多为高贵、自尊、智慧等,16~19世纪英国贵族文学形象发生壇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8世纪,土地贵族守旧的地产经营管理方式导致其经济地位、政治特权、爵位等级和社会荣誉地位急剧衰落,他们的文学形象也随之发生变化。如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李尔王》展示了一幅上流社会道德沦丧、社会崩溃的图景;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对于“羊吃人”的惨剧有过逼真的描述,“他们(贵族)拉倒房屋,毁坏城镇,佃农们姣走......”.

——摘编自肖先明《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贵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文学形象的嬪变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小说家特罗洛普的《如今世道》,深入探讨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基督教道德之间产生的矛盾,成为对社会变革的忠实记录。小说中的贵族朗杰斯塔夫仅仅靠继承土地来获得收益,但其开销并未减少,这使得他入不敷出,穷苦潦倒。他的贵族绅士身份,其实就是空壳。他竞选代表本郡的国会议员,却多次失败。他对以中产阶级为主的下议院的排斥,正是对贵族绅士权力失势的无力反抗。

——摘编自曾妍《19世纪英国小说中的绅士形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16-18世纪英国贵族文学形象变化的认识。
(2)请为材料二小说中的贵族朗杰斯塔夫探索新的出路,举两例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