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7世纪,新教徒认为每个人都应遵守自己国家所认可的宗教教义,如果有人拒绝遵奉国教,无疑应被处死。而到了18世纪,主张对所有宗教保持宽容的呼声不绝于耳,因为人们认为相比于在意你的信仰正确与否,上帝更乐意看到人们真正地去探索宗教的真理,哪怕探索的结果是错的也无所谓。这一变化反映出
A.文艺复兴解放人们的思想B.启蒙运动传播了理性精神
C.宗教改革促进了宗教宽容D.科学革命战胜了宗教蒙昧
2022-02-02更新 | 720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六完全学校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理性”是现代性事业的根基,它的“成长史”体现出大起大落的剧烈节奏。下表是西方不同阶段有关理性的主要观点。

时期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强调“知识服务于修养”;理性(或德性)是人的本性,它要求人致力于在道德上实现自我完善
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理性致力于声张和证明的,是自己属人的特性而非属神的特性;在对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中发现了人的独立价值和尊严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用人的主动信仰证明在上帝面前尘世的价值;理性被视为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使用自己的理性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
启蒙运动时期霍布斯、洛克、卢梭似乎有一个普遍的理性一直存在在那里,等待人们去发现;而只要人们发现了理性,它就会把世间的一切秘密与疑问解答

——摘编自姚德薇《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结合材料信息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理性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8-25更新 | 643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百所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7世纪末,法兰西院士佩罗尔说:“翻开一本书,我们不能判断是用拉丁语、希腊语,还是用法语写的。”面对这一现状,1719年8月,《特雷乌报》刊行《拼写构想》,制定了印刷字体大写的规范,法语的统一化方案在印刷领域中得到了有效实践。这一现象(     
A.制约了不同文化的交流B.推动了法国民族国家形成
C.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D.打击了罗马天主教的统治
2022-12-10更新 | 376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生产力发展了,贸易活跃了,人的交往频繁了,拉丁语一天天成为基督教神学的“专用”的文字;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喜欢用自己的“世俗”语言。当欧洲迈入近代史的门槛的时候,拉丁语使用的范围更是大大的缩小了。培根的有些著作便是用英文写的,莎士比亚、莫里哀的戏剧都是用英语、法语写出的传世之作。在这一背景下,欧洲兴起了
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宗教改革D.工业革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思想在英国促成了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联合,在法国更是得到了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第三等级中各阶层的普遍欢迎。……正是由于启蒙思想满足了包括资产阶级、下层民众在内的受众群体的利益需求,它才得到广泛的认同,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并最终成为了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主流指导理论,引导了17-18世纪波澜壮阔的资产阶级革命。

——摘编自郑爱龙、辜庆志《近代欧洲启蒙思想传播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一方面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潮进行斗争;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无产阶级国际联合,在各国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共同斗争中向前推进自己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提高了无产阶级的思想水平和组织程度。马克思主义逐步战胜了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派别,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占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

——摘编自柴尚金《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世界上广泛传播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继续高举“理性”旗帜,但他们所崇尚的理性不同于17世纪来自神的天赋的理性,而在于更多地接近感官和经验现象。他们不再沉迷于思想领域,而是纯粹现实和世俗化了。可为上述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A.法国大革命的狂飙突进B.早期工人运动的兴起
C.英国持续进行议会改革D.浪漫主义文艺的兴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为17、18世纪欧洲文化水平进步情况表
项目
时间
有阅读能力的人占法国总人口的比例(%)法国妇女的识字率(%)欧洲年均出版新书(单位:部)普通入藏书量(单位:本)
17世纪中叶2914约10001~20
18世纪中叶4727约400020~100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工业革命推动法国基础教育发展B.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
C.欧洲社会注重妇女文化教育普及D.出版业是欧洲文化进步的主要动力
2021-03-23更新 | 600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联考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世纪的欧洲,价值的光辉渐趋暗淡,人们热衷条分缕析的理性思考模式,很少有人再去关注情感、目的和意义问题。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科学的进步B.资本主义的发展
C.工业革命的进行D.启蒙运动的开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765年,卢梭的名著《爱弥尔》被判在马德里的一所教堂公开焚毁。许多西班牙青年由此知道了该书并借来秘密阅读。此后,伏尔泰、狄德罗等人的著作被走私带进西班牙,赢得了众多读者。1768年,“西班牙民众已普遍产生漠视宗教的现象,甚至不信宗教”。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①人文思想在西班牙广泛传播   ②西班牙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③反封建斗争潮流进一步发展   ④教会提供了文艺批评的平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伏尔泰认为启蒙的目的是战胜反人性的权威,解除迂腐思想和迷信的束缚,获得人性的自由。康德认为启蒙就是树立批判的意识,摆脱不成熟的状态。由此可知,启蒙思想家
A.要求冲破权威统治的束缚B.揭示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C.主张实现人类自身的解放D.对“理性王国”的认知分歧严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