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据此推知(     
A.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B.《独立宣言》的思想精髓源自美国
C.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彻底崩溃D.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
2022-10-05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27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C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勒内笛卡尔(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科学家。他在《方法论》中提出永远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只能接受那些是根据自己的判断非常清楚和确定,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的真理。据此可知笛卡尔的思想(     
A.映照理性精神的光芒B.经过论证不需要怀疑
C.体现朴素的唯物主义D.标志着近代科学诞生
2022-10-05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26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A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3 . 文明共享·命运与共。

材料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基督教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散罪或免罚罪

——“九十五条论纲”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材料二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染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新全球史》和《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三   



(1)上述材料反映了欧洲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提炼三者共同的思想核心。
(2)依据材料二,概述“哥伦布大交换”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3)上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一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2022-08-03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下同步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俄国叶卡捷琳娜大帝(1762~1796年在位)常常将“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应当平等”“君主应为其人民服务”挂在嘴边;腓特烈大帝(1740~1786年在位)改进了普鲁士的司法和教育制度,并且还鼓励宗教信仰自由,扶植科学、艺术的发展;哈布斯堡帝国的约瑟夫二世(1765~1790年在位)更是为了将其帝国改造得与哲人们提倡的新原则相一致而殚精竭虑。三位君主的共同目的是
A.用启蒙思想家的学说服务民众B.为君权神授寻找理论依据
C.以新思想营造自己开明的形象D.推动社会平等以阻止革命
2022-06-03更新 | 473次组卷 | 4卷引用:高频考点52启蒙运动-【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三辑)(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878-1879年,美国西部和南部议员联合起来,向国会提交了“排华议案”,要求限制中国人入境美国,甚至有议员指出,当初引进黑人就是一个错误,因为黑人不能被白人同化,中国人同样如此,美国不能重蹈覆辙。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排华议案”与世界进步思潮相悖B.美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美国企图恢复“有色人种奴隶制”D.有色人种严重危害美国社会治安
2022-05-31更新 | 291次组卷 | 6卷引用:高频考点52启蒙运动-【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三辑)(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法国历史上的“1791年宪法”关于选举制度的规定曾引起过激烈争论:宪法草案的主要起草人西哀耶斯主张,年满25岁的男子有公民权,但在选举权上应有财产资格的限制,缴纳直接税相当于3天工资者,才能有选举权,称“积极公民”,低于这一数额者无选举权,为“消极公民”。这一主张违背了启蒙运动中思想家们倡导的
A.人文主义B.天赋人权C.社会契约D.公共意志
2022-05-29更新 | 325次组卷 | 3卷引用:高频考点52启蒙运动-【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三辑)(全国通用)
7 . 中世纪,英国贵族的文学形象多为高贵、自尊、智慧等,16~19世纪英国贵族文学形象发生壇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8世纪,土地贵族守旧的地产经营管理方式导致其经济地位、政治特权、爵位等级和社会荣誉地位急剧衰落,他们的文学形象也随之发生变化。如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李尔王》展示了一幅上流社会道德沦丧、社会崩溃的图景;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对于“羊吃人”的惨剧有过逼真的描述,“他们(贵族)拉倒房屋,毁坏城镇,佃农们姣走......”.

——摘编自肖先明《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贵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文学形象的嬪变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小说家特罗洛普的《如今世道》,深入探讨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基督教道德之间产生的矛盾,成为对社会变革的忠实记录。小说中的贵族朗杰斯塔夫仅仅靠继承土地来获得收益,但其开销并未减少,这使得他入不敷出,穷苦潦倒。他的贵族绅士身份,其实就是空壳。他竞选代表本郡的国会议员,却多次失败。他对以中产阶级为主的下议院的排斥,正是对贵族绅士权力失势的无力反抗。

——摘编自曾妍《19世纪英国小说中的绅士形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16-18世纪英国贵族文学形象变化的认识。
(2)请为材料二小说中的贵族朗杰斯塔夫探索新的出路,举两例并说明理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经常在他的诗作里攻击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对此,虽然警察会查禁那些销售他的激烈诗篇的书商,可是,路易十五的宫廷又会时不时把伏尔泰当作贵客请进宫来。王后被伏尔泰的戏剧感动得热泪盈眶,以致还私下里赠送他一千五百法郎。这说明
A.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了理性哲学
B.法国启蒙运动自上而下全面展开
C.统治者用开明政策缓和了阶级矛盾
D.统治者推动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2022-05-21更新 | 333次组卷 | 4卷引用:高频考点52启蒙运动-【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三辑)(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中指出,私有财产和奢侈是政治不平等的根源,同时展示了人在“自然状态”中快乐的生活。主张开明专制、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的伏尔泰读了此文后讽刺道,“读尊著,令人渴望四脚爬行”。这客观上反映出两人
A.阶级立场不同B.均未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
C.对专制的态度不同D.都赞同通过暴力方式进行革命
2022-05-20更新 | 0次组卷 | 14卷引用:高频考点52启蒙运动-【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三辑)(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6、17世纪的主要科学成就不是在大学里面发展的,而是在沙龙里面发展,并出现了培根、开普勒、哈维、霍布斯、笛卡尔、波义耳等鼎鼎大名的科学家。这反映了当时
A.对自然认识产生革命性变化B.封建专制统治的不断加强
C.近代科学前进方向尚未明朗D.科学家主要来自平民阶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