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遗憾的是,尽管对理性抱持高度期望,法国大革命在国王和教会双双被扫除之后,并没有带来一个民智洞开的新纪元,反而带来流血、暴政和独裁!”此观点道出了(     
A.启蒙运动的局限性B.共和体制的虚伪性
C.法国革命的保守性D.革命战争的频发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卢梭应邀起草的《关于波兰政府机构的几点设想》中,要求儿童:10岁时熟悉祖国的物资和产品,12岁时知道她的地理划分,15岁即应懂得国家的法律,熟知全部历史上的光辉业绩和伟大人物,并铭记在心,永不遗忘。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       
A.适应近代民族国家发展需要B.注重传授近代科学知识
C.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主张D.重视提高人的参政能力
2024-04-19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学科基地大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王成天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沉湎于宫廷享乐。眼见于此,圣徒圣丹尼斯派遣贞德前去拯救法国。然而,贞德却沉迷于吸食鸦片,举止粗俗并且愚蠢。面对法国教士与贵族的骚扰,贞德无力保护自己,时刻需要丹尼斯的保护。最终,贞德并没有完成圣徒交付给她的使命,不幸沦为了法国贵族集团玩弄的对象。

——摘编自【法】伏尔泰《奥尔良少女》(1755年)

材料二   贞德执意将自己的全部生命奉献给抗英大业,却阴差阳错地爱上了一位英国军官、在法王的加冕仪式上,她受到了国王与众人的斥责,并遭放逐。在流亡途中,贞德被英军捕获。在狱中,面对爱人的劝降,贞德给出了自己的答复:“你现在是我的敌人,我的民族深恶痛绝的敌人,你我之间毫无共同的东西,我不可能爱你!”话毕,她扯断三重铁链,逃出监狱,重回战场,一举扭转了战局。

——摘编自【德】席勒《奥尔良少女》(1802年)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伏尔泰和席勒对贞德形象的建构。
2024-04-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表呈现的是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的思想观点。由此可知,这些启蒙思想家(       

思想家

观点

孟德斯鸠

由世袭贵族、在职贵族、纳税人团、民选议会组成的中间权力机构来治理国家,基于中间权力机构全体成员的荣誉感的君主政体才是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制度。

伏尔泰等

驯服君主制的最好方式不是划分权力或保护传统特权,而是使政府现代化,从而使它们运作得更有理性、更有效率。

A.主张限制君主的专制权力B.借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
C.强调用分权原则治理国家D.支持建立现代政府以捍卫君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弗吉里奥(1349-1420)将身体运动引入学校,认为体育教育应该培养充满世俗精神的、得到全面发展的、身心俱健的人。竞争精神被列为受教育者应该具有的一种首要品格,竞争精神的基石在人的天性之中。人具有一种渴望得到赞扬的天性。维多利诺(1378—1446)反对“灵魂的拯救只能通过对肉体的禁抑”,主张重视个体身心和谐发展。“人的发展应该包括身体的发展,理想的完全的教育因之也应包括体育在内,而不只进行心灵的训练”,即“从新的审视角度来看待受教会无端指责达千年之久的身体活动,建立正确的体育观,从而自觉地投身到体育活动之中”。

——摘编自石龙、王桂荣《西方体育人文价值的演变》等

材料二   英国思想家洛克(1632—1704)说,“三育(智育、德育和体育)并重体育为先”,英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从资产阶级进行海外竞争的需要出发,他重视体育,强调“为了我们的事业,健康对于我们是不可缺少的”,对一个民族来说,只有培养出“野兽般的体魄”,才能在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卢梭(1712—1778)指出:体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前提,其任务是使受教育者的身体获得自然的发展;体育教育应该遵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快乐健康地成长。这一思想在近代体育史上独树一帜,对后来的自然体育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赵冬等《试论三大思想文化运动对欧洲近代学校体育兴起和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体育教育观的主要内涵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启蒙运动时期体育教育观的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内容出现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整套书的规模达到了17卷之多,并于1765年出版。《百科全书》完成后不久,新的增订版又紧接着问世了,并采取更易携带的版式印制,取代了早期沉重且昂贵的开本。《百科全书》的词条按照字母排序。至1789年,这套知识纲目的多个版本一共卖出了2.5万册,其中一半在法国售出。尽管它确实是一本品质极高的参考书,但它的卖点并不在于此,而在于名声太大——此书蔑视政治权威,通篇对教会和宗教出言不逊。而《百科全书》成为畅销书也带动批评变得更加公开和广泛。在宣扬独立思考和漠视权威的价值方面,《百科全书》是他所设计编写的所有书籍中最为重要的一部著作。 “百科全书主义”成为拒绝不经批判就接受事物的态度的代名词。

——摘编自【英】威廉·多伊尔《剑桥法国大革命史》

材料二   《四库全书》自17732月开馆后,仅前后选用的誊录人员就多达3826人。《四库全书》共收书3461种,计79309卷,存目6793种,计93551卷;如果加上以各种原因而淘汰不存的书籍,数量就更为庞大了……全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共计四十四小类,六十六子目。借修书之名查缴禁书,正是乾隆修四库全书的另一个目的。据统计,清廷毁禁的图书达3100多种,十五万一千余部,销毁的书板在八万块以上。除了销毁书籍和档案外,四库全书的编者还对残存书籍和档案进行篡改。书成之后,抄写七部,存放于全国七地,以供学人研读。

——摘编自《中国通史第九十四集:文治与文字狱》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科全书》与《四库全书》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库全书》影响不同于《百科全书》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四库全书》编纂的得与失。
2024-02-28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统计,从1724年到1789年间,法国获得默许出版的图书共12610部。其中,神学和法律书籍几近消失,纯文学、艺术和科学方面的题材占绝对优势,科学和艺术方面的书籍增长尤为显著。这一书籍出版趋势表明法国(     
A.专制王权达到顶峰B.文艺创作冲破了神学束缚
C.启蒙理性得到成长D.大革命推动政治文化重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新的政治理论鼓吹摆脱教会的健全政治和自由政治,声称维护思想和人身自由的前提是实行政教分离,让宗教信仰成为个人事务,禁止其涉入公共领域尤其是政治领域。这种主张无疑为那些竭力想扩大世俗政权权力的统治者所青睐。从材料中信息可以判断“新的政治理论”提出应该在(     
A.文艺复兴时期B.宗教改革时期C.启蒙运动时期D.新航路开辟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7世纪的英国学者霍布斯说:“臣民地位的不平等,在法庭上不能存在,正如同君主与臣民的贵贱之分在万王之王——上帝面前不能存在一样。”这一观点(     
A.旨在维护君主至上权利B.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C.肯定了上帝的神圣地位D.提高了臣民社会地位
2023-08-30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