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卢梭曾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卢梭在此强调(     
A.学习法国大革命打破封建桎梏B.公民利益要服从社会公共意志
C.人民有权推翻压迫人民的政府D.人民应享有结社与言论的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765年,卢梭的名著《爱弥尔》被判在马德里的一所教堂公开焚毁。许多西班牙青年由此知道了该书并借来秘密阅读。此后,伏尔泰、狄德罗等人的著作被走私带进西班牙,赢得了众多读者。1768年,"西班牙民众已普遍产生漠视宗教的现象,甚至不信宗教"。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A.法国大革命促进了新思想传播B.启蒙运动中心转移到西班牙
C.教权成为文化批判的主要对象D.反封建斗争潮流进一步发展
2022-03-26更新 | 931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768年,一位法国修道士在游历西班牙后指出:“西班牙已普遍产生宗教漠视,甚至宫廷中的高级官员都阅读法国的启蒙书籍。”启蒙书籍在西班牙的传播
A.客观上巩固了封建王权统治B.奠定了宗教改革的基础
C.加剧了新教与天主教的斗争D.促进了当地的思想解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卢梭认为,普遍意志所作的决定,永远不可能是错的、因为普遍意志是以计算票数来决定的,因而永远是少数人持异议。对少数人实行强制,这种强制根本就不是强制,而是自由。这一主张
A.肯定了公共意志的约束性B.否定了天赋人权的理论
C.阐述了自由主义基本内涵D.质疑了理性主义的信仰
2021-05-06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启蒙的真谛在于
A.众生平等B.思想自由C.推翻专制D.主权在民
6 . 德国思想家康德认为,理性的东西使人能够摆脱自然本能欲望的束缚而成为独立“人格”的主体,从而与动物本质地区别开来。康德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是
A.人性都具有双重性B.人应当具有独立人格
C.自由是理性的核心D.人的本质由理性决定
7 . 1755年,号称“虔诚之都”的里斯本发生了大地震。在科学家对地震原因展开思考与探索时,启蒙思想家则借此倡导人们反对宗教和迷信。教会关于“上帝惩罚”的解释受到普遍质疑。对此理解最为合理的是
A.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带有偶然性B.天主教会的权威开始受到全面冲击
C.自然灾害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D.突发事件加速科学理性思想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1751~1780年,法国学者狄德罗等主持编撰的《百科全书》陆续出版。该书编撰的经济来源,不是通常的资助人出资,而是约4000位订购者的预付款。到1789年,该书售出两万多册,创造了上百万里弗的利润。由此可以看出
A.启蒙思想家得到了全社会的追崇B.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发挥重要作用
C.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变革即将开始D.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学说深入人心
2020-07-11更新 | 4030次组卷 | 4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当生存障碍超过个人所能够承受的地步,人类就被迫改变生活方式,解决办法就是形成一个约定,使每个人都把自身的能力置于主权者的指导下,建立一个共同体,称之为‘国家或政治体’”。提出上述主张的思想家应是
A.苏格拉底B.孟德斯鸠C.康德D.卢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德国哲学家康德评价卢梭:“首先发现了人性中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矛盾,并且自觉地去探讨解决了这一矛盾的途径,提出了“回到自然”的人性构想和建立“社会契约”的政治理想。”这一评价
A.肯定卢梭的人文主义精神B.违背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
C.促进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D.推动欧洲科技革命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