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有学者为启蒙运动罗列了“七宗罪”(见如表):由此可知启蒙运动
……普世主义充当了西方霸权的遮羞布“文明开化"摧毁了文化多样性追求知识,削弱了道德准则……极权主义的根源之一,为法国革命恐怖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工具理性观导致了生态灾难……

A.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索B.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实质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D.其影响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2022-05-0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许多人都“拿孔子说事儿”:有些人想把孔子拉下神坛,有些人想把孔子再度推上神坛,以至于孔子在中外历史上有十种历史形...在历史舞台上不断的变脸,扮演神圣或可笑的角色。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七种形象:“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其中否定孔子的有:

材料一“矮化”。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材料二“维新化”。晚清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吧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

材料三“丑化”。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号召青年:“以彻底之觉悟,孟勇之决心,塞决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

材料四孔子在西方历史上的三种形象:“哲学家”、“智者”、“完人”。

“完人”。18世纪法国一批学者高度赞赏孔子,几乎认定孔子是个完人。大思想家伏尔泰从18世纪后期起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你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1)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同代人“矮化”孔子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
(2)分析康有为为什么要将孔子“维新化"?而陈独秀却要将孔子“丑化”?
(3)根据材料,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3 . 伏尔泰认为,中国儒家文化表现出一种其他文化少有的宽容,而这种宽容,在欧洲的宗教统治下,实在少得可怜。这反映出伏尔泰
A.过度推崇中国传统文化B.借助儒学来反封建
C.用儒学来和谐法国社会D.对儒学持扬弃态度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哈根在18411843年第一次使用“Humanismus”来特指14世纪和15世纪那些拒绝中世纪文化传统而向往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的人的思想,并进一步泛指14世纪以来一种强调以人为本的智识运动,以之来反对中世纪社会以神为本的思想,这种界定充满了一定的启蒙理性主义和人性色彩。

材料二   为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取代。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Humanismus”的中文翻译及其核心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判断这是近代西欧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并列举出两位“伟大人物”。
2021-08-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育才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

——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个人主义是直到近代才从西方文化中演进出来的一种观念,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

——钱默生《西方个人主义源流探索》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并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个人”是如何被“逐级”解放的。
6 . 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有权推翻那些违反民意,践踏公共意志的统治者的启蒙思想家是
A.卢梭B.康德C.伏尔泰D.孟德斯鸠
2020-12-0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8世纪某位西欧思想家说:“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所以全体就可以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事,同时又没有权力要求别人去做自己不做的事。这是使政治体得以活动与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权利;主权者在创立政府时赋予君主的,也正是这种权利。”他阐述的观点是
A.社会契约说B.三权分立说C.君主立宪说D.天赋人权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德语世界关于历史人物信息的一部重要工具书《德意志人物志》收录人物信息约26500人,在所选人物中,16~18世纪科学类人物一直不温不火地缓慢增长,但在18世纪末首次超过了宗教类人物。据此可知,德国
A.工业革命助推科技发展B.宗教改革最为激进
C.国家统一重视科学振兴D.启蒙运动影响加深
9 . 世界历史进程中,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相影响,共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②他先后统一希腊全境,进军中东地区,占领埃及全境,征服波斯帝国,大军开到印度河流域。③此后,希腊文化传入伊朗、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以色列和埃及。④亚历山大加速了希腊文化向印度和中亚地区的传播,但文化决非是单向传播的事。⑤在希腊文化时代(亚历山大征服后的几百年间),东方思想,特别是宗教思想就传入了希腊世界。

——摘编自(英)麦克卡提《亚历山大传奇》

材料二   18世纪,“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在西方启蒙运动那里,东方是一个重要参照,孔子成为理性主义的代言人和领路人,东方世界为西方启蒙思想家提供了所向往的理性精神。伏尔泰表现出对孔子思想的极大认可和欣赏,号召西方,尤其是欧洲的君主们应该认真向孔子、向中国学习。

——摘自曹顺庆《世界多元文明史实与西方中心文明观的破除》


(1)写出材料一中属于史实的句子序号,并简要说明史实间的内在联系。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对孔子思想的态度,并简要说明。
10 . 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被称为西方思想史上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三者的共同点有
①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②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③反对封建束缚        ④促进人性的解放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④
2020-03-04更新 | 277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西梧州市藤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