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心如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反映出卢梭(     
A.深刻分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C.理性思考了人民和政府的契约关系D.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分权理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一场运动,希望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成为这一运动的口号。这场运动是(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世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     
A.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促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打破封建专制束缚
C.促使人们放弃对上帝的信仰
D.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4 . “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志和利益。“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下列能反映启蒙时代人文精神内涵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D.“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这段材料说明启蒙思想家(  )
A.摆脱了宗教思想的影响B.受到自然科学的启示
C.揭示出社会发展的规律D.力图融合自然与社会法则
2020-09-24更新 | 231次组卷 | 20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期中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富也。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贵也。今修文学,习言谈,则无耕之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

——《韩非子·五蠹》

材料二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

——康有为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体现了法家的哪些思想。结合所学,简述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康有为所主张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
(4)综合以上材料,提炼其中蕴含的主题并进行简要论证。
2020-03-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识读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中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启蒙运动的中心分别在
A.①、②B.②、③C.④、②D.④、③
2020-03-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只是对原有封建体制的修补,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则提出了一整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造成两者差别的根源是
A.双方政治体制的差异B.双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C.双方科技发展程度不同D.中国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
9 .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体现在
A.倡导思想自由B.批判神权统治
C.鼓吹人性解放D.构建新的政治体制
2020-03-25更新 | 195次组卷 | 33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材料一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即越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

——摘自[日]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摘自《论语》


(1)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孔子之道”的核心内容。依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政治观点。

材料二



(2)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贞节牌坊体现了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什么观点,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的原因。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必须建立一种全新的契约。通过社会契约,人民建立一个自己管理自己的政府。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卢梭


(3)材料四反映了卢梭的什么思想主张?与材料三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
2020-02-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