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世纪,欧洲一些学者认为,《圣经》的很多事迹都是神话故事,理解基督教的教义,不能只看重神话故事,更应该懂得它要传递的思想;还有人认为,明白基督教的含义,需要十分了解基督教的历史背景;有些神学家认为基督教的教义是全欧洲人的共同产物;还有人认为基督教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这表明欧洲社会(     
A.宗教改革后新教影响巨大B.理性思想和批判精神盛行
C.世俗势力与神权激烈斗争D.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色彩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6年,伏尔泰发表《风俗论》,将中国列为最古老的民族,并盛赞中国的高度文明与繁盛,得到欧洲启蒙哲人的广泛认同。魁奈则说道: “中国人不区分道德和政治,在他们看来,良好的生活技艺即是良好的统治技术,所以伦理学和政治学合二为一。”雷诺多发现“哲学家在中国比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更有权力”,所以中国的政治具有一种“哲学王”色彩……这种“开明专制”可以避免政治的混乱和动荡,使政治制度更加稳定可靠。伏尔泰声称,中国的政府官员只有经过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能被录用,很难想象有比它更好的政府。经过传教士与启蒙思想家的传播, “以学识孕育政府”成为法国社会的新理念。1791年,法国传统的封建等级制逐渐发展为专家治国的官僚政治。

——摘编自张慧《 “中学西渐”推动近代法国政治变革》

材料二   中世纪以来,特别是自全球史开始以来,东西方力量对比和国际格局的变化说明“西方中心论”其实是缺乏历史支撑的,好像“皇帝的新衣”。如果从更远的世界大历史来看, “西方中心论”更像是一个“新事物”,甚至是偶然现象。以历史事实说话,无异于是对“西方中心论”的釜底抽薪。

——摘编自李兴《世界史“西方中心论”破解与“三大体系”构建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法国“中学西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驳斥“西方中心论”。
2024-01-31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以来的世界是西欧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的世界,这之前各大文明相对而言各自独立发展,有往来但并没有给对方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欧洲1850年时的所有优势都产生于1750年以后的“科学文化”要素,特别是在英格兰,这些要素包括:越来越强的读写能力和印刷术、科学社团的发展、比较容易听懂的公开演讲等。

——摘编自陈恒《谁在叙述谁的全球史:不对等与历史书写的陷阱》

材料二   欧洲中心主义者认为,西方之所以能够崛起并最先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突破,依赖的是自身的“禀赋和特性”,近代世界的兴起被描述为西方的胜利。而英国学者约翰·霍布森则认为,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东方比西方更先进,在促进近代西方文明的崛起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东方的贡献,西方的崛起无法想象。

——摘编自张倩红《先发的东方与落后的西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证约翰·霍布森的观点。
4 . 环法自行车赛是法国独具一格的体育比赛。有人曾评价其“虽与商业利益直接相联系,但环法自行车赛自始至终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背景则给予它比体育竞赛更重要的地位。”这一观点旨在说明环法自行车赛(     
   
A.推动了报刊传媒业的发展B.包含了人文主义的价值追求
C.为法国带来诸多经济效益D.蕴含着启蒙运动的政治理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18世纪,法国在进行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同时苏格兰的启蒙思想家在开展着另一种启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07年苏格兰和英格兰实现了合并,面对着英格兰地区更高层面的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英格兰工业革命逐步启动,如何融入英格兰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文明”社会,促使苏格兰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着力思考这一问题。苏格兰启蒙运动思想家不同于法国启蒙思想家一味对理性的高扬,他们认为在此之外,还应该尊重社会既有的习俗和习惯,理性本身在驱动或实现社会变化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社会的变革并非完全出于理性的设计,习惯和习俗在塑造行为方面比理性更有决定性。

材料二   从社会转型的意义上说,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在思想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创造出了基于市场交换基础之上的“商业社会”。在亚当·斯密这里,商业社会是指与政治社会或者公民政府相分离,是在交换的基础上所产生出来的一种新的领域……政府不要用“理性”设计的方式来进行干涉。由于劳动分工的缘故,每一个人都参与市场交换,每一个人都依赖市场交换,并且每一个人都用自己多余的生活品去参与市场交换,既促进了整个国家的繁荣,又使每个国民的个人财富得以增长。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宏图《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商业社会”理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和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不同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商业社会”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
2023-07-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伏尔泰剧作《中国孤儿》的创作依据是元朝纪君祥的悲剧《赵氏孤儿》。《赵氏孤儿》是一部历史剧,相关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前7世纪,而伏尔泰则将之移到13世纪蒙古人攻占北京的时代。这一改动把宋元斗争和搜孤救孤结合在一起,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时代感,而且强化了作品的道德力量。《赵氏孤儿》的基本情节是奸臣当道,因嫉贤妒能而残害忠良,最后正义战胜邪恶。而经过伏尔泰改造后的《中国孤儿》,则展现了他的文明战胜野蛮,有序战胜无序,道德能够战胜勇气的思想。在作品中,成吉思汗是一个野蛮人,但同时又是一个可以被感化的人。他被张惕和伊美达夫妇的救孤义举所感动最终释放了两个孩子。

——黄意明《理想中的图画——伏尔泰的<中国孤儿>》

材料二   法兰西喜剧院17511850年上演《中国孤儿》的场次统计   

年份演出场数统计
1751176045
1761177021
1771178027
1781179040
179118004
1801181014
1811182014
182118308
183118402
184118500

(此表根据joannides著作《16801900法兰西喜剧院》提供数据梳理建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孤儿》的剧情背景从春秋时期移到宋元之际的优点,并分别概括指出《中国孤儿》与《赵氏孤儿》的主题。
(2)据材料二,指出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后《中国孤儿》在法兰西喜剧院上演频率的变化。有学者认为这种变化体现了伏尔泰思想的两重性,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23-07-0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科学的兴起并非偶然,社会思潮是其催化剂;哲学是思想的源泉,为科学家带来强大的精神动力,且为近代科学的研究提供合理的基础和方法论,促使实验和理性相结合,形成完备的科学研究体系;宗教思想的改变消除了天主教会对近代科学发展的威胁,赋予了欧洲大陆新的上帝观、自然观和人性观。人们得以重新审视世界,这为近代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刘宗圣《浅谈近代科学兴起的思想背景》

材料二以法国为中心的思想启蒙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以及狄德罗的《百科全书》被称为资产阶级的“福音书”。启蒙思想家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这次思想启蒙仍然在资产阶级思想范围内,却比文艺复兴时期更为彻底,而且形成了系统的人文科学理论(包括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法国思想启蒙运动的直接结果是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至此,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法国确立。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欧洲各国的革命:1848年革命风潮席卷包括德意志和意大利在内的大半个欧洲;受启蒙思想的影响,19世纪中叶,俄国废除了农奴制;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摘编自陈《探究中西方思想启蒙在社会发展转型中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科学兴起的思想背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启蒙运动的作用。
2022-07-11更新 | 14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运动作为一次思想文化运动,在18世纪中后期从英、法等国传入德国以后,由于德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出现了新的特点。启蒙运动在德国的政治努力成分相对不足。它既不像英国一样是17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也不像法国那样以1789年大革命的思想准备而出现,而是针对当时德国政治上四分五裂的状况,在宣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理念的同时,将民族意识的提升和民族的文化认同作为自己努力的主要目标,希图以此促进德意志民族的统一。由于相关努力纯粹是文化领域的,它体现出来的只能是一种文化气息浓厚的民族主义。

——摘编自邢来顺《启蒙运动与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

材料二   20世纪10年代的这些启蒙思想者号召国人负起民族、社会、历史的责任,摆脱民族和国别的局限性,用世界眼光观察一切,绝不能以“国情”为借口拒绝学习普世性的文明:“我国青年……不可不放眼以观世界。”“投一国于世界潮流之中,潮流所及,莫之能违。于此而执特别历史国情之说,以冀抗此.潮流,是犹有锁国之精神,而无世界之智识。”西方的启蒙运动确立了“自由、平等、博爱和民主”的政治理念,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则使中国一代知识分子把民主和科学视为立国之本。

——摘编自王铁群《新文化运动一中国的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启蒙运动的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德国启蒙思想与中国启蒙思想的异同,并指出导致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系统地阐述中国的历史、道德、哲学等问题,竭力推广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

孟德斯鸠从朱熹的“法者,天下之理”和礼法应“与时宜之”思想中得到启示,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法是从事物的性质中产生出来的必然的关系……人也有自己的法。”

————郭丽娜、康波:《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文学中的中国思想文化因素》

材料二   在思想文化层面,中华文化的核心一一一一儒学以及孔子的思想对欧洲近代以来的著名思想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的产生,既是基于长期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沉淀和物质准备,也凭借西方传教士出于在华传教的目的和启蒙思想的客观需要,同时也仰仗中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内在特质。

————顾友仁:《基于当代视野的中华文化与欧洲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思想家推广学习儒学的原因?
(2)儒学不仅影响中外历史发展进程,同时也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从儒学某一思想主张出发,谈谈你对儒学现实意义的认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库全书》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诏有计划地征求当时国内所有存书,集中大批人力、物力,历经十三年,精心修綦而成。共收录书籍3462种,79338卷。将凡能收入的内容全部完整收入(除了删、毁的内容),体现“述而不作”的传统精神;经部书籍置于最显赫的位置,"甄录最宽",所收著录接近全部著录书籍的1/5。而有关生产工艺、科学技术一类的书籍,却被贬为“奇技淫巧”而受到排斥,除某些为封建统治所需要的项目如天文历法、数学、水利、农桑外,其他方面收录的则寥寥无几;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有关科学技术的著作,也挂一漏万。《四库全书》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在修辑过程中曾大量销毁和删改旧书,使祖国的文化遗产受到损失。

材料二   1751年至1772年,狄德罗汇集了伏尔泰、卢梭等150余位作者编著《百科全书》,其间屡屡遭受耶稣会派的强烈反对、政府的查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完成。该书采用辞条的形式把各门科学知识汇集,每一辞条,作者都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对该命题历史渊源以及发展现状,做出全新的阐释或详细的记述。《百科全书》不仅描绘出当时法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典章制度、风俗人情等各方面的全貌,而且反映了18世纪下半叶欧洲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水平,表达了那个时代各个领域启蒙学者的要求与呼声。

——均摘编自肖东发、周悦《<四库全书〉与法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四库全书》与《百科全书》编撰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库全书》与《百科全书》呈现不同特点的原因及《四库全书》编撰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3-07-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