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649年1月 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了断头台,许多法国人对此幸灾乐祸,而伏尔泰却公开为英国人辩解。在他看来,英国革命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其目的是争取自由,结果是从暴君们的争执中诞生了自由与权利。伏尔泰意在(     
A.缓和英法两国矛盾B.反对法国君主专制
C.宣传民主科学思想D.否定天主教会权威
2 .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如伏尔泰改编的剧本《中国孤儿》,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宗教宽容、君主贤明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鸠则从方方面面抨击中国的弊端。两位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持不同看法,但却共同关注中国的目的是(       
A.为自己的思想主张寻找依据B.为建立民主共和制营造舆论
C.寻找推翻法国君主制的良策D.热衷于吸收博大的东方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说:“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为此,欧洲的思想家们(     
A.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B.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
C.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D.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2023-03-01更新 | 1272次组卷 | 6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启蒙时代,欧洲有不少思想家在其著述中论及中国历史文化,如伏尔泰就根据《赵氏孤儿》,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并在法国公演,这侧面反映了当时欧洲流行的“中国热”。该现象说明(     
A.法国照搬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研究中国文化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主流
C.启蒙思想家希望借鉴中国的治国思想D.西方主要国家对中国儒家文化的认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他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同时,他也写道:“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不可能不划分为富人和贫困两个阶级”。由此可知伏尔泰
A.认为天主教会阻碍进步B.反对财产的不平等
C.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主张社会生活平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法国的沙龙是聊天、玩纸牌和谈论文学艺术及政治性话题的一种场所。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丰特内尔曾对当时的沙龙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人们可以在那儿见面,互相交谈,谈话有时甚至是很风趣而且大胆的。”这说明18世纪法国的沙龙
A.成为上流社会交际的主要场所B.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
C.为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D.宣传了法国开明的文化政策
2021-11-28更新 | 23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历史(文科)试题
7 . 伏尔泰认为,中国儒家文化表现出一种其他文化少有的宽容,而这种宽容,在欧洲的宗教统治下,实在少得可怜。这反映出伏尔泰
A.过度推崇中国传统文化B.借助儒学来反封建
C.用儒学来和谐法国社会D.对儒学持扬弃态度
8 . 孟德斯鸠不但抨击暴君政体,而且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政的出现。据此可知,孟德斯鸠的“具体办法”是
A.以人为本B.天赋人权C.三权分立D.社会契约
9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释人如何通过社会契约而达到终极的自由和平等,社会契约的关键在于立法,通过立法来达成社会契约。据此,卢梭旨在说明
A.公意神圣不可侵犯B.社会契约制衡专制
C.法治建设的重要性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0 . 在康德看来,公民“就自己而言不承认人民中有什么上司,而只承认他在法权上有道德能力赋予其责任的人,就像这人也可以赋予他责任一样”。这表明康德主张
A.人非工具B.独立思考C.人人平等D.契约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