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欧洲传教士东来,引发了中西方文化冲撞和交流。中国儒家哲学对当时的欧洲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变成18世纪欧洲的理想国家,儒家学说的理性观成为当时进步思想的来源之一,其影响涉及法国、德国和英国,虽然各国所受的影响不同,但以异端的孔子学说作为他们反对宗教、主张哲学的护身牌,却是一致的。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和观念极力推崇,他在创建新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中,惊奇地发现了中国这个实例,并将它作为锐利的武器投向旧制度和旧势力。

——摘编自梁真惠《中国儒家学说的译介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材料二 1792年,英国派出马戛尔尼使团,借为乾隆帝祝寿之名,出使清廷。然而,在觐见乾隆帝礼仪的问题上与清方产生分歧,拒绝按中国传统行跪拜礼。最终双方达成折中意见,改行免冠屈一膝之礼。乾隆帝对英国使团的“妄自骄矜”“无福承受恩典”十分不悦,当觐见完毕英方提出改善贸易条件、增开通商口岸的诸项要求时,概予严词拒绝。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17、18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并分析“‘中国’变成18世纪欧洲的理想国家”的原因。
(2)结合所学,评析材料二所述的中英“礼仪之争”。
2022-09-1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现代化下的世界文明进程

材料一: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提供了范例。可以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

——现代文明。

材料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大功绩是建立了一个开放体制的资产阶级政府。以后的一个半世纪里,新的政府推出一系列法规和政策,直接干预经济,促使一种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的现代化环境的形成。英国较其他地区或国家更早地出现了“工业化的社会环境”,这是使它率先工业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杨杰《英国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工业革命》

材料三:1870年以后,“新帝国主义”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殖民地可以作为数量日渐增多的制成品的市场;从获取殖民地的不断增长的欲望中,可以看出新帝国主义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密切联系……按照历史的观点,新帝国主义无疑将被看做是世界的一大进步,正如工业革命是欧洲人的一大进步一样……当欧洲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发达地区的原料和劳动力相结合、首次导致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时,世界生产率无法估量地提高了。

——《世界通史》


问题:
(1)17,18世纪,英国是怎样在政治、经济、思想、为世界提供范例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英国适合“工业化的社会环境”是如何形成的。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看待材料中有关“新帝国主义”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及其提示和所学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结构完整。)
2019-09-0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欧洲社会掀起了“中国热”。中国文化随着中国商品被带到欧洲各国,增进了欧洲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传教士们为欧洲“中国热”的兴起提供了丰富的文字资料,一些到过中国的商人、使节和旅行家也留下了关于中国的著作。当时的法国处于专横的君主统治之下,社会政治改革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法国知识界希望能从中国借鉴经验改造法国社会。其中以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认知最为典型。

伏尔泰,出生于巴黎一个第三等级的中产阶级家庭。伏尔泰认为,中国的君主们具有很高的哲学修养,他们以理性的儒家思想为指导来治理国家;中国形成了一套高效的文官系统,各个机构之间互相牵制,没有出现专权的现象;中国皇帝统治仁慈,实行宗教宽容政策;中国的法律也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非常完美;人们互相之间没有等级差别,大家以礼相待,和平相处。中国的土地耕作达到了欧洲尚未接近的完善程度,中国城市经济繁荣,乡村人们生活富庶……孟德斯鸠,出生于法国波尔多市附近的一个贵族家庭。孟德斯鸠认为,中国不存在牵制皇权的中间贵族势力;官吏和皇帝之间只是从属关系,皇帝实行专制独裁统治;中国的伦理道德为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力提供了合法性;中国人的宗教观念淡薄,宗教力量不能与皇权抗衡;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律;除此之外,孟德斯鸠也肯定了中国的科举取士、监察制度、重农政策,量刑合理、礼教约束……

——摘编自邱海燕《试论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中国政治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17、18世纪欧洲掀起“中国热”的原因。
(2)对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中国政治观,任选其一进行评述。
2020-12-1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素质大赛高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这一运动的领袖们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步入阳光。因而,启蒙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有了“进步”这种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理念。

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极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而且能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一受到理性的检验。虽然这对任何时期的任何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严峻考验,但是,对于已过了全盛时期、许多关节嘎嘎作响的法国旧制度,是尤其严峻的考验。因而,这些哲人使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和猛击。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革命。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对材料中关于启蒙运动的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哲人的实践

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这些哲人使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毁灭性的批判的猛击。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
(1)作者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说出判断的依据。
(2)这些哲人发展起的“一系列革命的原则”主要指什么?
(3)你是否同意“这些哲人使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毁灭性的批判的猛击”,说明理由。
2019-11-0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1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指出材料中“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这一观点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中国形象进入西方现代文化。第一阶段,在西方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文化形象中不断美化中国的器物、制度、思想。第二阶段,从启蒙运动后期到帝国主义时代,在启蒙哲学背景下,悠久的中国历史则因为其停滞变成一种具有反面的、否定性意义的野蛮特征。
——摘编自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文化形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西方关于中国形象的认识。
(说明:围绕材料中的一个阶段或两个阶段的认识展开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
2016-11-27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1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