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马克斯·韦伯指出:官僚体系的特点是理性的共同体行动,它所造成旳“非人格性”一旦定型,就能够形成一种凌驾性权力, “专制君主在面对官僚之优越专业知识时,也有同样的无力感”。这说明(     
A.制衡机制得到逐步完善B.专制君主不乏理性成分
C.官僚政治削弱君主专制D.君权受到到儒家道德约束
2024-03-04更新 | 51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如表为18世纪中后期欧洲思想界部分情况简表。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     
欧洲思想界情况(部分)
英、法等国的沙龙、咖啡馆成为人们交流前沿思想的重要场合
欧洲国家科学院、科学学会的发展推动了知识的传播
德意志哈雷大学、哥廷根大学实行宗教宽容,学术相对自由
意大利维柯《新科学》、贝卡里亚《论犯罪与惩罚》发表
A.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B.启蒙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启蒙运动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D.不同国家间的发展的差异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针对中世纪基督教会轻视体育教育,卢梭提出:“欲培养学生的智力,必须常常教他锻炼身体,使他成为一个有体力的人,他不久就会成为一个有理性的人。”这一思想(       
A.反映了宗教改革对人的解放B.促进了法国体育运动的兴起
C.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教育理念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康德强调“启蒙意愿",他指出:“我们面对的是能够自由行动的人,确实可以预先规定他们应该怎么做,但是,他们愿意怎么做却是无法预见的。”据此,启蒙学者认为,启蒙要影响的就是自由的人“愿意”怎么做,而不是规定他们“应该”怎么做。这表明启蒙运动意在(     
A.塑造个体自由意识B.构建理想社会秩序
C.追求社会公平公正D.彰显个性独立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我所知晓的事物,十之八九来自朗贝耶夫人沙龙里的谈话”。“在那里,人们的谈话并不是卖弄学问,而是理性地讨论问题,世界上不会有比那里更有意思而更少学究气的场所了。”“这是一个集优雅、才华、知识与德行于一体的场所。”“这是一种有礼貌的交谈方式,举止温和有教养,必须对所有人都谦恭有礼”。材料说明,17 世纪的法国沙龙(       
A.推动了文化发展B.促进了阶层流动
C.提升了女性地位D.发展了消费文化
2022-09-04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学情空间区域教研共同体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启蒙运动时期,德国的一些新大学成为新思想发展和传播的中心,社会热点问题纳入大学课堂讨论,增强了大学课程的实用性;大学课程中法学、自然科学、医学等成为最受欢迎的科目。这表明(     
A.启蒙运动促进近代科学的普及B.德国政府重视高等教育发展
C.启蒙思想提升了德国国民素质D.思想解放推动高等教育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卢梭认为,个人的最大自由无疑是群体的最大不自由,而“在社会状态中,正义代替了本能,行动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道德性”,因此个人必须服从公共意志,建立政治共同体,“遵守同样的条件”,才能获得全部的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据此可知,卢梭主张(     
A.以公意保障个体的平等B.契约是全体一致的同意
C.人民应该让渡个人权利D.国家是保障自由的工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理性”是现代性事业的根基,它的“成长史”体现出大起大落的剧烈节奏。下表是西方不同阶段有关理性的主要观点。

时期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强调“知识服务于修养”;理性(或德性)是人的本性,它要求人致力于在道德上实现自我完善
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理性致力于声张和证明的,是自己属人的特性而非属神的特性;在对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中发现了人的独立价值和尊严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用人的主动信仰证明在上帝面前尘世的价值;理性被视为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使用自己的理性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
启蒙运动时期霍布斯、洛克、卢梭似乎有一个普遍的理性一直存在在那里,等待人们去发现;而只要人们发现了理性,它就会把世间的一切秘密与疑问解答

——摘编自姚德薇《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结合材料信息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理性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8-25更新 | 643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百所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9 . 在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的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有22人,占当时全世界的44%,是无可争议的中心。文艺复兴后期,英国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有7人,启蒙时期的法国,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有8人,产业革命时期的德国,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有8人,在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人数方面均处于世界前列。这折射出世界文学艺术中心的变化(     
A.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密不可分B.呈现杂乱无序的发展状态
C.体现了欧洲各国文化的传承性D.始终贯穿人文主义的色彩
2022-08-25更新 | 706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百所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767年,索邦神学院审查《贝利塞留》时,对哲人们的指控也一般无二,“争先恐后地努力动摇宗教的基础,损毁秩序、君权和经济,以误入歧途的想象、骗人的梦幻取代神圣贤明的高尚原则”。材料中的“哲人”(     
A.主张恢复古希腊罗马的文化B.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高涨
C.重视经验和事实的思维方式D.描绘了资本主义“理性蓝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